劉怡伶/文
吉安鄉光華社區城鄉發展協會日前辦理「光華社區農村美食及農事體驗研習」,理事長也是光華村長葉光南說感謝花蓮縣政府,協會全體理監事與志工協助,活動才能圓滿順利,但事前社區資源盤點、農業學堂設立、農事體驗與菜單構想等,感謝大家參與,才能有豐碩成果。
葉光南表示,為讓光華農村發展延續下,惟有完善的生產、銷售管道,才能鼓勵種植,活化農地生產糧食,更希望以友善土地方式,發展品牌,提升光華村整體產業的附加價值,社區的發展才會有出路。
除提供管道給社區居民、學習提升社區農產製作技能,了解正確使用防治資材、肥料、採收、販售,讓有意參與農業的民眾,可以透過光華社區農業小學堂的交流,統籌大家作物種類,將生產過剩的農作,透過加工減少浪費。
協會在社區的慈安宮成立小組,進行生產、銷售設計相關需求的專業,並開始積極籌劃從材料購置、美食研習菜單實作,及農業學堂設立,以農事體驗方式生產食物來源。
除教導參與者正確了解農業種植的知識,與友善農法種植外,也下田實作採收,在落實到餐桌變成美食佳餚。葉光南說,感謝家政班指導員將食材加以變化,讓「做美食」也形成一種親子互動的樂趣。
當天活動鄉親一早就來到現場,感謝立委徐榛蔚服務處主任陳文卿、副議長張峻服務處代表、縣議員游淑貞、鄭乾龍、干城村長林世昌及花蓮花蓮市公所蕭秘書等人前來參與及鼓勵。葉光南說,當天除有社區各團體所帶來舞蹈表演外,另有南瓜糕、番茄醬、時蔬披薩、農事體驗等DIY活動,吸引很多大人小孩一起參與,中午結合社區具有美食專長的居民,製作風味餐。
吉安鄉光華社區城鄉發展協會除辦理相關活動外,更要讓生活在社區的鄉親能以訂單方式,買在地日常蔬菜水果,更希望以多層面照顧更多社區居民。葉光南說,如福氣站的社區老人,可能行動不便出門,也可以電話幫忙配送蔬果;唯有不斷整合社區各項資源,光華農村才有再生及不斷向前的能量。
(一○六年度農村再生基金補助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