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宗璋/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與慈濟大學日前共同舉辦「第十九屆的實習醫學生授袍典禮」,迎接五十六位準醫師,進入醫療臨床實習(見圖)。
代表花蓮慈院歡迎所有實習醫學生的院長林欣榮表示,醫療是一門應用科學,專門為病人解決問題,祝福每個一學生都能在實習過程收穫滿滿,成為一個能為病人解決問題,人見人愛的醫師。
「感恩、尊重、愛」證嚴法師五字分享
用虔誠祝福的心情,親手一一為每個醫學生掛上聽診器,證嚴法師以「感恩、尊重、愛」五字,與所有的實習醫學生分享,期待著每一位年輕的準醫師能以同樣的精神,運用醫療專業去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病人。
副院長陳宗鷹表示,因應二O一三年起,醫學教育從七年制改為六年制,所以,今年將會有兩批醫學生進入醫院實習。醫院除了歡迎這群未來的醫師生力軍加入,也做好準備要讓這群準醫師,學習最專業先進醫學專業,及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文精神。
「其實一開始我對要怎麼當一個醫師,真的沒有甚麼概念。」實習醫學生林育瑄表示,大一的時候其實對於「當醫師」,還沒有特別的感受,但是三年級因為大體解剖課程的原因,親自拜訪了大體老師的家屬,從那時候開始覺得自己的肩上多了許多責任,還有大體老師與家屬的期待。
大一時同樣懵懂的還有實習醫學生華台安,華台安表示,當考上醫學系那一刻,就開始會被周圍的親友問很多醫學上的問題,還有如何成為一個醫師,但是這樣的問題一直到他大三、大四實際接觸包含大體解剖在內的醫學專業課程之後,才知道要當醫師真的很不容易,也讓他更期待進入醫院臨床的實習課程。
感受到背負救治病人責任
「我不是醫師,不了解成為醫師要受多少訓練,但身為一個準醫師的父親,我知道他們付出的,真的比大家想得多很多。」醫學生陳欣儀的父親陳火文表示,看到孩子慢慢地沒有時間出去玩,沒有時間約會,連陪家人吃飯的時間都很有限之後,真的感受到他們是背負著救治病人的責任,而當病人康復的時候,相信也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候。
作為準醫師家長的心情,目前身為復健科醫師的簡金城感受特別深刻,因為醫學教育年制改制的關係,兩個女兒簡詠均、簡詠蓁,今年將會同時進入醫院實習。
簡金城表示,自己是個醫師更了解醫師的辛苦,原本很捨不得兩個女兒都投入醫療工作,但是後來決定支持女兒們的決定,也希望兩個寶貝女兒都能保持對學習的熱忱,還有希望幫病人解除病苦的初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