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婕妤/報導
來自高雄美濃的鍾維銓,原本在飯店擔任廚師,五年前來到花蓮接下舅舅約二十公頃的芭蕉田,從慣行農法轉為有機耕作過程中,成本增加、產量減半,每年慘賠六十萬,更因風災侵襲,吹倒了整園芭蕉,望著僅存的最後一株,他決定重拾鍋鏟,但未放棄對香蕉的執著,投入研發,將香蕉製成麵條,解決香蕉生產過盛問題,同時加入創意設計出一道道料理,希望讓更多人品嘗香蕉美味。
鍾維銓五年前來到花蓮,因栽種芭蕉的舅舅年紀大了,他便幫忙種蕉,曾當過廚師及工程師的鍾維銓,因看了電影《蘋果爺爺》,深受劇中人稱木村阿公的日本蘋果農夫木村秋則感動,決定仿效他的精神,承接下舅舅的蕉田,並堅持用天然無毒的農法栽種芭蕉。
原在慣行農法環境下長大的芭蕉,一夕間因適應不了「有機耕作」的栽種方式,不僅賣相差,每月產量也從三、四十公噸,銳減為十多噸,縱使向政府申請補助,四年來仍慘賠數百萬元,就在一次風災後,整片蕉園僅存一株蕉,讓他不得不思考放棄種蕉。
香蕉是台灣的特產,夏天由於天氣熱雨水多長的快,產量一多價格自然下跌,為了創造過剩香蕉的價值,也延長其保存期限,鍾維銓投入香蕉麵的研發製作,果肉太少香味不足、果肉太多又不成形,使用了近兩公斤的香蕉,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反覆試驗才完成。
花蓮市區的「好食在食堂」有鍾維銓的創意香蕉麵,加入海鮮拌炒,令人唇齒留香,鍾維銓說,香蕉麵選用的香蕉,是花蓮在地以友善、自然農法種出的作物,除富含膳食纖維,麵條中的香蕉含量,也高達百分之三十五,吃得到淡淡的香蕉氣味,為了讓麵體色澤好看,採用新鮮香蕉果泥製成,加入小麥粉及食鹽,沒有添加人工色素及香料,讓消費者吃得安心,比起一般麵條更無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