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柏霖/報導
「張性荃教授遺墨展」在客家文化會館展出到九月九日,更生日報社長謝立德昨日由策展人彭明德親自導覽,客家處長賴錦昌、教育處長劉美珍陪同下,與方來興、石炳輝、彭耀坤等人共同欣賞這位「花蓮名師的名師」精彩作品。
出版「藝術新論」影響甚鉅
「現在花蓮很多知名的藝文界老師,都是張性荃教授的學生呢!」彭明德說,包括自己與蔡政達、石炳輝、邱碧珠等多人都是師承於張性荃,加上張教授曾在花蓮師院任教,又為了美術教育,出版「藝術新論」等多本畫理書籍,對花蓮藝術影響甚鉅。
彭明德向謝社長介紹說,張教授的作品以寫生為重,山水渾厚天成,但又不失新意,例如十大建設以及蘇花鐵路穿鑿景象、電化鐵塔、南北貫通、太魯閣等都成為張教授筆下的傑作,理面人物、街景與山水渾然一體,其中太魯閣的大幅作品更是在這段期間內,讓觀展者們嘆為觀止,印象深刻。
「張教授的作品不但書畫好,字更是寫得好,」彭明德說,「可說是花蓮最好的書法之一,另外水彩功底、筆法書畫都相當精彩。」
彭明德指出,張教授的書法率性而為,不刻意求工,但筆筆含情,天真自然不失古意,由於用筆日久,練就鐵畫銀,力透紙背的功夫,近於蔡襄、董其昌,具有溫文儒雅風采。
張性荃師承大陸名家黃賓虹
彭明德指出,張性荃教授師承於黃賓虹、劉海粟等大師門下。黃賓虹是中國大陸的名家,與齊白石等人並列為大陸前二十名的藝術家。實際上,根據今年六月份的報導,黃賓虹的畫作在今年稍早才拍賣出天價。
彭明德說,張性荃教授以寫生為主,而且會寫下自己當時的見解與感想心得,預估有一百五十張在花蓮,張性荃教授畫作產量大,加上當時太太在台北,一人隻身在花蓮,因為人忠厚,只要朋友邀請吃飯,都會贈畫回饋。
彭明德也回應謝社長採訪說,自己有這麼多畫作,一方面是時常服侍張教授,二來是當初張性荃教授到北部後,畫作因濕氣受損向彭明德求助,由彭明德一口答應協助珍藏保養。
彭明德表示,因應與老師的承諾,辦展再辛苦也要努力,感謝大家支持,這次展出有六十五件作品,自己手上總計上百件的作品,近期將出畫冊,自己情有獨鍾收藏老師字畫,出畫冊,也是為了讓張老師這種獨門高明畫風能嘉惠後世,更是感佩張性荃教授提升文化,不計名利牽絆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