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陸客不來,台灣各大學相繼開學了,結果陸生也重創; 陸生聯招會資料顯示,今年各學制陸生招生名額共核定為四千人,比去年五千二百人減少一千二百人,其中大學部去年由二一三六人人只剩一千人。
去年大學陸生二一三六人
今年陸生讀學士班計有一○一校,錄取九四四人,比去年大減九百四十九人;學士班陸生名額大陸對半砍,去年有二一三六人,今年只剩一千人,淡江、文化、銘傳等老牌私校的名額都腰斬。
受制兩岸氛圍、健保不周全等因素
陸生聯招會說,學士班去年總招生名額為二一三六人,共一六九三人錄取,今年招生名額因銳減為一千人,招收九四四人,陸招會說,由於陸生招生名額的控管權在陸方,未來會不會更少,沒人能保證,且他觀察有不少陸生看見台灣的大學交流資訊豐富,學風更自由、適合培養創新思維,但家長往往受到兩岸氛圍、健保不周全、不能打工及就學安全等顧慮影響,不放心讓孩子來台。
銘傳大學校長李銓說,吸引陸生來台就讀的因素,包含高教師資豐富、理論與實務並重等,陸生認為能學有所獲,大多來就讀財金方面科系,對學校的財源挹注具有相當程度幫助,認為陸生減少,對學校是一大衝擊,未來若兩岸情況持續不明朗,將轉向南向招收學生。
老牌私校 名額對半砍
今年學士班招收陸生今年有一三四校參與招生,比去年一四二校少八校,但招生名額卻大砍。國立大學每校只有五個名額,影響不大,但對老牌私校影響甚大。陸生錄取人數最多的學校,為銘傳、淡江、文化、逢甲及輔大等,大多集中於私立學校。
去年私校學士班招收陸生人數最多前五私校為淡江一三八人、文化一二五人、銘傳一一八人、逢甲一一六人、輔大一○八人;今年名額對半砍為淡江六十四人、文化五十八人、銘傳五十五人、逢甲五十四人、輔大五十人。
去年五二○以來,大陸一直在製造台灣「不太安全」的氛圍,且受到「蝶戀花」(蝶戀花旅行社遊覽車今年二月在國道五號南港系統交流道翻覆,造成卅三死十一傷慘劇)事件影響,大陸家長都不敢讓孩子來台讀書,兩岸的政治氛圍也「不太對」。
學界指出,陸生砍半,對私校學費收入損失很大。他舉例,一年收七十三名陸生,四年有二九二人,每人每年學雜費十萬元,就有二九二○萬。如果大陸持續操作,台灣繼續堅持,學位生和短期研修生數量將逐年縮減,盛傳今年九月的短期研修生,又增加一些省市不批准。
陸生聯招會總幹事張鴻德指出,可能是兩岸政治氛圍關係,且大陸的大學招生壓力也很大,才會考量不要給台灣這麼多的名額。但他認為,錄取陸生較多的老牌私校,本來就沒有招生上的問題,今年陸生減少是否因而產生衝擊,他持保留態度。
輔大博士班陸生林楠表示,大陸對半砍來台陸生名額,應跟當前的兩岸關係有關,畢竟陸生能夠來台的前提,是基於當初馬政府承認九二共識的前提下;如今蔡政府上任一年來,一直不願承認九二共識,大陸方面可能會在各方面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