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焦點

花蓮焦點

2017-09-25
豐濱的小金雞 月洞有美麗傳說
加上天空步道二個公共造產 歲入預算可近三千萬元 今年暑期遊客創歷年新高
分享至


圖:小舟輕划進入月洞一探神秘與傳說。 (豐濱鄉公所提供)
 

記者田德財/報導 
東海岸公路豐濱鄉轄內的月洞,今年暑假期間遊客創歷年新高,都以國旅客為多,陸客甚少,豐濱鄉公所統計比去年同期增加約百分之卅的遊客,增加的原因可能遊客遊完「天空步道」之後,再往南下的遊程。 

月洞是鄉公所公共造產,年預算歲收四百萬元,長期以來是鄉政主要財源之一,如今再增加天空步道的歲入預算二千五百萬元,二個公共造產可近三千萬元。月洞吸引遊客的原因是美麗的傳說與故事。 
月洞,地理位置海拔高約八十公尺,距海岸約八百公尺,洞口高約廿五公尺,洞穴全長約一七六公尺。 
阿美族祈雨聖地 
月洞的傳說故事,洞中積水五公尺,月洞的水位會隨著月亮之盈虧而漲落,非常神奇,至今無專家能解釋原因,故名月洞,原住民傳說中稱為「月亮之井」,是阿美族祈雨的聖地。 
月洞增進男女感情 
幽暗的月洞內水深不可測,有著無數神祕的傳說,除了地方人士深信不疑的祈雨神效,相傳洞內的蝙蝠尿可治百病,還有一說是月洞可增進男女感情,情侶攜手入月洞即能結成連理,也有說失和的夫妻同遊月洞,能消除不快;而岩壁上天然形成的石筍、鐘乳石,更讓月洞呈現獨具的魅力。 
傳說有一對恩愛夫妻,有一年丈夫生了重病,妻子想要取水幫丈夫解熱,卻適逢多年的乾旱沒水,村內的長老們,皆認為她的丈夫已經來日不多,她決定出外尋找水源。 
但數日無獲,發現山頭上有一群鹿,她上山尋找,果真在那發現一個山洞。洞內潺潺流水,取水時,聽見山洞內傳來一個聲音:「要取水回去可以,但你必須永遠守護、看管。」她就答應了。山洞內取來的水後,丈夫的病情果然好轉,基於原住民對神靈的尊敬,她留了信說她會永遠守護這個山洞,並永遠守護著大家。 
丈夫痊癒後看見了桌上的信,便和村人們至山洞尋找他的妻子,但山洞內除了在清澈見底的水裡的大鱸鰻及映在水面上的皎潔月光外,什麼東西都沒有。而這隻大鱸鰻似有靈性,總是在洞口附近的水裡,村人們相信它是由她的妻子所化,並約定加以祭祀,而這個山洞也被稱為月洞,族人取了洞裡的水來祈雨後,不久果真下起滂沱大雨,一解多年來的旱象。月洞不僅僅代表了附近原住民族對大自然的尊重、祖靈的景仰,更是他們的精神中心之一。 
阿美少女百年前發現 
解說員說,月洞是一百五十年前一名港口部落的阿美少女發現,因為少女身罹皮膚病,在月洞住了一個月後,每日飲用月洞內的水及洗浴,最後不藥而癒,阿美族人便認為月洞有祖靈保佑,成為當地人的聖地;過去阿美族婦女祈雨,也都在月洞進行。 
官方的傳說:月洞是阿美族人祈雨的遺址。港口部落的阿美族過去在旱災之際,就在現今的月洞(tefun no fulad│月之井)舉行祈雨儀式,由部落的寡婦群擔任主祭者。 
寡婦們來到月之井,在附近採連葉帶梗的月桃,人手各兩株,祭祀者在祭祀後離開,寡婦們脫光所有衣物,走入月之井淺水灘區,邊唱著歌謠,邊用手中的月桃,拍打並濺起井中水花,相互潑灑在彼此身上。 
之後,寡婦們穿上衣物,帶著月桃及盛水的竹筒容器,步行至部落聚會所。在聚會所裡,祭司及部落鰥夫已經等待著寡婦的到來,寡婦們邊高聲吟唱祭祀歌謠,邊將竹筒容器的水潑灑在鰥夫們身上,同時不時喊「快下雨吧!快下雨吧!」。最後,寡婦們再步行至秀姑巒溪畔,將竹筒容器的水及月桃葉放入溪水,讓葉子順水流入大海。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