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宗憲/報導
大漢技術學院校長宋佩瑄昨天拜會更生日報社長謝立德,兩人除了就全國少子化對大專校院招生的衝擊,進行意見交換,宋校長並感謝更生日報長期對大漢學院的支持與招生協助,而社長謝立德則肯定大漢學院在宋佩瑄校長的帶領下,穩健經營、校務蒸蒸日上。
社長謝立德表示,近年來台灣整體人口結構發生重大改變,少子化現象嚴重衝擊高教發展,甚至有部分私校更面臨退場壓力,他肯定大漢技術學院在校長宋佩瑄的帶領下,穩健經營招生成績亮眼,更能逆勢成長。
謝立德強調,分析近年來因少子化面臨可能退場的大專校院,多屬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教育部應考量偏鄉地區特殊環境的招生不易,給予偏鄉學校多一分關懷與保障,致力於偏鄉專業人才的培育。
大漢學院花蓮在地學生占八成
他同時高度肯定大漢技術學院在財物、教學等各方面都相當健全,尤其,大漢學院花蓮在地學生占八成以上,期盼大漢學院能以台灣觀光學院為鑑誡,持續穩健經營,扮演花蓮地區培育理工、休閒運動、管理、珠寶等技職專業人才的重要角色。
另外,針對台灣觀光學院面臨重大變革,謝立德再次強調,無論是台觀或是大漢,就花蓮地方產業而言,「一間都不能少」!
期盼學校都能永續經營,為地方持續培育專業人才。
校長宋佩瑄說,很感謝更生日報長期對學校的支持,無論在學術研討、招生資訊、校務推展方面,都給予正面詳實的報導,以及招生工作的協助。
大漢今年招生
逆勢成長
大漢學院一○六學年度招生成績亮眼、逆勢成長,日、夜間部各入學管道錄取人數近五百五十人,碩士班年年招生額滿。
招生組長陳美玲表示,該校今年與國防部簽訂ROTC儲備軍官訓練團合約,有志從軍的同學先讀大學再當官,國防部將全額補助七個學期學雜費,且每月還發給生活費一萬元,每個月校方也發給生活助學金三千五百元至一萬元(每學年領八個月)。
另外,該校為幫助更多學生順利就學,一○六學年度就讀該校日間部新生,每位學生在校學期間可月領三千五百元至一萬元生活助學金,三年合計可領取八萬四千元至廿四萬元,讀書不僅學得一技之長,在校學期間可月領生活助學金。
另外,持有重度身心障礙手冊及低收入戶學生可享有四年免學費優惠;為使學生儘早銜接業界,全校四年級學生全年到校外實習,達到學用合一的目標。
更藉由校外實習輔導制度的健全,學生可獲得實習津貼,每月薪資約二萬一千元至三萬二千元,有效改善弱勢家庭的經濟。
校長宋佩瑄表示,儘管受到少子女化衝擊及大學數量過剩的影響,大漢學院仍秉持「誠毅精實、術德兼修」之辦學理念,以實實在在的精神,積極發展各項校務,整合地方產業與民眾需求設置特色科系,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