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葉文杰
東線鐵路壽豐站高架化後由鐵路改建工程局補助經費興建的壽豐鄉鋼構「禾豐橋」昨天落成通車,地方以迎接喜事的心情歡慶通車,更期許禾豐橋東面的後續改善能做得更完善便利;帶動地方觀光發展。
二村不再受樹湖溪與鐵道阻隔
這座由鐵工局補助興建的「禾豐橋」是以鋼構型態的設計呈現,橋樑雖不長但扮演著縮短共和、壽豐距離的積極角色,不僅有效串起兩村交通,更讓村莊不再因樹湖溪與鐵道阻隔而分隔兩地,更由於橋樑東側有立川漁場與理想大地等觀光景點,具有帶動觀光發展的正面效益,尤其在壽豐鄉長張懷文主動爭取將禾豐橋打造成光雕景觀橋後,禾豐橋夜裡璀璨亮麗的形態,已成地方推動建設的代表性地標之一。
昨天禾豐鋼構景觀橋落成通車典禮包括壽豐鄉長張懷文與鄉公所建設課團隊、立法委員蕭美琴、徐榛蔚、前立法委員王廷升、壽豐鄉代表會主席張仁俊與代表黃水龍、塗寶貴、張玉妹、林晨延、許凱彬等、鐵工局東部工程處花蓮工程段段長江俊宏、花蓮縣議員徐雪玉、賴進坤服務團隊、萬榮財服務團隊、鐵路局壽豐車站團隊、各村村長、部落頭目、地方賢達等,到場慶祝通車。
增加民眾交通便利性
鄉長張懷文表示,這座鋼構橋正式命名為「禾豐橋」,意味著過去壽豐火車站原先為平面式車站,而鐵道及樹湖溪阻隔了共和村農墾社區至壽豐街上的交通路線,以往鄉親往返兩處須繞道而行,非常不方便,地方考量高架車站聯外功能的完整性及暢通性,積極尋求交通部鐵工局補助,也很感謝前立委王廷升在任內積極協助提高鐵工局的補助金額,工程最後獲得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東部工程處核定為2500萬元。工程順利完工,大幅增加民眾交通便利性,未來希望相關單位繼續努力,大家再進一步將周邊綠美化工程做好,讓壽豐車站不僅是鄉內重要交通樞紐,也是鄉親閒暇之餘的休閒去處,帶動周邊經濟發展。
張懷文進一步指出,「禾豐橋」之名取自共和村的「和」與壽豐村的「豐」,將「和」字改為同音字「禾」,正象徵鄉內發展蒸蒸日上,猶如稻禾結滿金黃稻穗飽滿豐收。昨天壽豐村村長楊國亮與共和村長黃見輝兩人在典禮上握手同慶,也感謝兩村鄉親對建設的支持。(壽豐鄉公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