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柏霖/報導
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小兒科醫師鄭振球表示,豐濱分院長期在推廣兒童保健及衛教宣導工作,但健兒門診和看病門診合在一起,往往診內小兒科醫師一邊向家屬衛教,一邊診外生病的兒童在等看診,由於兒童預防保健暨衛教設計很詳細,往往需要將近二十分鐘才能完成,多數家屬不願等候,也有家屬是因為不願花五十元掛號費而拒絕。
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內容包括生長評估、身體檢查和發展評估,兒童如果有動作、語言、認知、社會情緒和其他發展項目異常情況,醫師即會協助轉介到各地的評估中心,作進一步檢查。而花蓮縣的評估中心是花蓮慈濟醫院和花蓮門諾醫院。國民健康署補助兒童預防保健共有七次,其中兩次每次三二○元,另外五次每次二五○元,兒童衛教指導則每次一○○元。
按照現在的情況,幼童常規接種之各項疫苗,歸疾病管制署管理;兒童預防保健暨衛教歸國民健康署管理。實際上,兒童預防保健暨衛教共有七次:出生至二個月、二至四個月、四至十個月、十個月至一歲半、一歲半至二歲、二至三歲及三歲至未滿七歲。
鄭振球強調,推行一項公共衛生服務,往往需要民眾配合適應!自己到豐濱看門診一年多以來,很多兒童只打預防針而不作預防保健暨衛教,很可惜。鄭振球也補充,在當地許多遇到的傷患是被狗咬傷,推測可能是當地流浪犬或放養犬隻較多的緣故。
鄭振球說,希望通過日後的看診服務,慢慢地讓民眾了解,國民健康署推展『兒童衛教指導服務補助方案』的美意,醫療院所為家有嬰幼兒與幼童的家長或家屬所做的衛教宣導,多數費用已經由政府支付給醫院,家長或家屬只要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和少少的費用,就可以給兒童健康的保障。
鄭振球說,作為一名小兒科醫師,當然歡迎政府的德政、美意,然而現實是如何呢?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在豐濱有原住民分院,作為唯一的小兒科醫師當然也到豐濱看門診。豐濱人口稀少(戶數約一七○○多,人口約四五○○多),兒童數並不多,當地的衛生所將幼童常規接種集中在每週一天,所以才會有健兒門診和看病診合在一起的情形,而且在豐濱分院是和衛生所共用大樓,施針完全由衛生所人員負責,可以理解家屬等候的「不耐煩」心情。
不過,鄭振球也指出,在國民健康署推展『兒童衛教指導服務補助方案』之前,他在小兒科門診時都會隨著每次家屬帶孩子來看診或者是為了預防針施打而來時,一邊觀察問診時就一邊叮嚀每個時期照顧嬰幼兒必須注意的事項,更不厭其煩提醒:「就算不做衛教,一旦有照顧上的問題一定要主動問醫生!」,畢竟預防勝於治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