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綜合

花蓮綜合

2017-10-09
熊熊烈焰中 看見撒奇萊雅族熾烈傳承意念
撒奇萊雅族火神祭在水璉盛大登場 不僅追思祖先 更達到徹底除穢的效益
分享至


圖:撒奇萊雅族火神祭前晚在水璉部落盛大舉行,圖為火神祭最高潮-放火燒屋。(記者葉文杰/攝)
 

水璉/記者葉文杰報導
撒奇萊雅族巴拉瑪火神祭今年在壽豐鄉水璉部落舉行,水璉「吉偉帝庵部落發展協會」以二個月的時間籌辦全國性族群盛典,呈現過程嚴謹、氣氛莊嚴的特性。承辦人吉偉帝庵部落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國民說,火神祭典圓滿成功,除穢功能效益受到各界肯定。
前晚在水璉放牛班舉行火神祭有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許傳盛、花蓮縣政府原民處長陳建村、花蓮縣文化局長陳淑美、縣議員徐雪玉等,也都遵循祭典規範參與除穢祭酒灑淨儀式,縣議員徐雪玉說,這是她第一次參加撒族火神祭,在參加中感受到水璉吉偉帝庵部落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國民與族人對文化傳承的用心。
紀念撒族向清兵交戰事蹟
撒奇萊雅族巴拉瑪火神祭是為紀念西元1878年農曆9月5日撒族古穆德巴吉克大頭目向清兵宣戰交戰三日的事蹟,該事件中撒奇萊雅族年齡階級有青年八百人陣亡、祭師四百人遭斬首犧牲,族人以舉辦火神祭方式紀念犧牲的英靈,同時凸顯撒族祭司的傳承文化。
吳國民說,撒奇萊雅族(Sakizaya)是台灣原住民的族群之一,世居於花蓮奇萊平原。台灣清治時期,因巡撫沈葆禎開山撫蕃政策,撒族人與清朝軍隊發生衝突,在加禮宛事件中,撒奇萊雅族遭大舉屠殺,倖存者擔心遭致追殺便隱姓埋名躲藏於阿美族部落。
撒奇萊雅族身藏阿美族部落,日治時代日本政府無從辨識,至1990年起經過17年正名運動,終於在2007年1月17日由中華民國政府官方合法承認其為台灣原住民族。撒奇萊雅族世居花蓮奇萊平原,勢力範圍約在立霧溪以南,木瓜溪以北,曾為花蓮平原上最大的原住民族群。目前在花蓮主要部落分布在花蓮市國福里及德安里、新城鄉北埔部落、瑞穗鄉馬立雲社以及豐濱鄉磯崎部落等。
特別強調祭司人才的培育與傳承
發生在1878年的加禮宛事件,清軍火攻部落造成部落慘重死傷,不僅領袖人物犧牲,部落祭司也是傷亡慘重,因此在火神祭中特別強調撒族祭司人才培育與傳承意含;吳國民說,同時也特別凸顯豐濱新社噶瑪蘭族在戰役中的盟軍友好角色。
撒奇萊雅族昔日最為人知曉的人物就是已故長老帝瓦伊‧撒耘校長(漢名:李來旺),他生平曾以40多年時間蒐集撒奇萊雅語及撒奇萊雅史料,並發起祭祖大典。帝瓦伊‧撒耘於2003年於慈濟醫院過世,刺激族人決心重建自己的文化。2004年7月10日開始有撒族的正名運動。
根據原住民族委員會委由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進行研究調查認為,撒奇萊雅族為單一民族,其語言與阿美語無法溝通,文化和生命哲學都與阿美族不同,同時族群區別明確,未被阿美化或漢化。
撒奇萊雅族的傳統祭典有播粟祭、豐年祭、收藏祭、獵首祭與火神祭等。前晚在水璉部落舉行的火神祭,也是撒族正名後舉行的第十一場火神祭,吳國民說,巴拉瑪火神祭與傳統阿美族豐年祭並不相同,為撒奇萊雅族後人對祖先的追思祭典。祭典中共有七道法禮,並以紅、綠、藍、白、黑五色使者祈福。
典禮最後由五色使者點燃傳遞「訊息火」,將祭屋祭物一把火燒盡,象除穢徹底且儀典圓滿。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