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季林/報導
連續舉辦五年的遊龍守護關山圳活動,日前晚間在關山鎮熱鬧登場,不少來自全國各地有的民眾趁著國慶連假期間組隊參加,體驗早期關山鎮居民提燈籠、舉火把、出公工的傳統。雖然活動過程中下起大雨,但仍澆不熄民眾開心遊街的心情,即使全身淋濕也堅持走完全程。
夜訪關山燈火節
為促進關山農業發展與觀光行銷,關山鎮親水休閒農業區(簡稱關山休區)利用較為農閒的十月舉行「夜訪關山燈火節」系列活動,帶領民眾提著絲瓜絡燈籠夜巡田水,觀察關山圳夜間的動植物生態,讓參與民眾了解先人建圳與農民辛勤耕作的一面。七日晚間的「夜訪關山,遊龍守護關山圳」將活動推至最高峰,超過三百人夜訪關山舉燈籠,巡田水。
開幕表演和遊街
活動當天傍晚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紛進入集合點關山天后宮的廟前廣場,開幕典禮有來自關山國小的大鼓醒獅、中福社區成長班跳鼓陣、里里客家舞蹈班、崁頂國小森巴鼓隊和巴奈藝術團等多項表演。再加上來自在地的豐泉社區成長班、關山義消分隊、中福社區成長班、關山鎮農會、關山鎮公所、關山義警中隊、台東農田水利會也組團參加,分別扛著第一代的竹編龍、第二代絲瓜龍,及民間贊助的彩色舞龍一同遊街,讓關山的夜晚有了不一樣的風采。
出壯丁、修水圳
關山鎮親水休閒農業區理事長邱志宏表示,早期靠著關山鎮每一農戶出壯丁、修水圳,才能提供關山地區農業用水,四年前休閒農業區與關山鎮農會合作,以活動方式恢復這項傳統,帶著民眾提燈籠、舉火把,出公工,每年都吸引許多民眾造訪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