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生活

花蓮生活

2017-10-10
創新造口便袋 方便清潔排氣
慈濟護理師看見病人的需要 貼心小物獲國際發明展金獎
分享至


圖:許美玉(左起)林祝君徐小惠獲得二○一七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的金獎。
 

記者李柏霖/報導 
  結腸直腸癌肛門癌、腸道炎症、急性憩室炎等腸道疾病需接受造口手術以提供排泄通道,因為沒有括約肌控制排便,造口病人必須貼上的便袋收集糞便。 
  花蓮慈濟醫院傷口造口護理師徐小惠、許美玉發揮巧思,從實際照護病患過程中創新研發「造口袋清潔裝置」,增加病人在清潔、排空造口袋的便利性,也因為這項貼心的設計,讓花蓮慈濟醫院傷口造口護理師許美玉、徐小惠以及慈濟科技大學研發長林祝君獲得二○一七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的金獎。 
  「我的肚子有個洞會排便,總覺得自己身上有異味,感覺很髒……」、「因為造口的關係,清理不方便,所以都不敢出門更別提與家人旅行……」照護造口病人的徐小惠在病房、診間最常聽到病人向她訴說造口的不便。臨床照護中,傷口造口護理師徐小惠、許美玉也發現腸造口病人常常擔心排泄量多,導致便袋滲漏,易造成病人的皮膚潰瘍外,如果氣體較多,一般的造口便袋清洗不便,外出時袋子鼓脹不雅觀,清洗時糞便易染髒衣物,產生尷尬等窘況。 
  傷口造口護理師徐小惠說,一般市售的便袋底端有一個出口,平時是用橡皮筋或封口夾關閉出口,在排氣或清洗時,使用乾淨的水瓶倒一點清水進去造口便袋,然後再將袋子內的糞便與水清理乾淨。因為病人每天排便、排氣的時間不固定也無法預知,清潔起來瑣碎又麻煩,很多病人常因清理便袋時弄髒衣服,或外出時便袋鼓鼓、滲漏造成困窘,甚至在半夜還曾發生糞便量過多而爆袋,讓病人及家屬手忙腳亂的情形。 
  接觸傷口造口病人照護已經七年多的徐小惠,一開始接觸造口病人時,聽到病人無奈的心聲,她內心時常覺得:「造口可以用衣服遮住,為什麼病人要覺得見不得人?」直到有次病人跟她說:「衣服可以遮住造口,但遮不住我心裡的苦。」她才了解,病人除了面對疾病得治療過程,還要擔心造口的護理,尤其是造口便袋發生滲漏時,髒及惡臭味是病人心中的痛,也無法走出家門的主因。 
  因為看見、聽見病人的痛苦,但要找出適合造口便袋的用具,方便病人清潔,就是關鍵。所以傷口造口護理師許美玉、徐小惠以及慈濟科技大學研發長林祝君開啟了他們「創新魂」,從去年四月開始著手設計「造口袋清潔裝置」,不到半年的時間,她們就設計了一個重量僅有二十二公克的三通閥管,只要將這個三通閥管安裝在便袋底端的出口,透過手動的開關閘,就可以讓病人藉由閥管方便清潔造口袋或是排氣,不僅能減輕病人家屬不少負擔,也讓病人的需求得到圓滿的照護。 
  一個簡單、貼心的設計,傷口造口護理師許美玉、徐小惠結合人性化與生活化設計了「造口袋清潔裝置」,徐小惠自謙這個裝置只是個小物,但是臉友卻回應說「小物發揮大功能就是好物」,讓她覺得很感動。面對病人和家屬說不出口的擔憂,徐小惠與許美玉發揮護理創新解決病人的苦,也因為這份用心,讓他們獲得今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金獎的肯定。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