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綜合

花蓮綜合

2016-10-10
不靠獵槍打獵 林賢雄學習原始原民智慧
後山容顏│花東國民記憶庫系列報導之五 讓獵狗追逐鹿群 等水鹿累了到湖畔喝水 再放出獵犬 逃命的動物們會亂撞掉入湖內
分享至


 

文/張議晨 
家住萬榮鄉見晴村的林賢雄(見圖,張議晨/翻攝自網路),他自稱小時候是「以雲為友,以風為伴」,因家境不佳,林賢雄的父親靠著打獵維生,母親則從事農事雜工,養育一家人。而幼年時跟隨父親的打獵經過,也成為林賢雄的難忘記憶。 
八歲起跟著外祖父母墾荒耕種 
林賢雄說,見晴的土地並不肥沃,於是他的外祖父、母轉向海岸山脈申請土地耕作。做為長子林賢雄,八歲時也跟著外祖父、母遷移至海岸山脈墾荒耕種,他回憶,一到海岸時,他們什麼都沒有,他們一家從整地開始,最後蓋成茅草屋,蓋起工寮及廣場,建立起一家的房舍。 
林賢雄一家靠著四公頃的土地,每一期收成八十幾包的花生。然而,豐收也帶來問題。他說,收成後,他們得靠著許多人力,一人搬運六十公斤的袋子,從工寮跨過第一個山頭,再從第一個山頭,往第二個山頭邁進,前往鳳林中興國小,將收成的花生交予商人販售。, 
他說,要到鳳林時,需要跨過花蓮溪,以前沒有水泥橋梁就連竹子的便橋都沒有,須靠著簡易的渡船,從海岸山脈沿岸,渡過花蓮溪,從耕地到中興國小,來回至少需要一天時間。在海岸山脈的生活,也成為林賢雄的美好記憶。 
十歲時,林賢雄的父親帶著他到南投,當時他的父親跟他說,「因為你是長子,將來要繼承打獵的衣缽」,聽到父親這番話,林賢雄滿臉疑惑的說「我才十歲,那我應該準備什麼東西?」,父親只簡短的回應「什麼都不用」。 
打獵前獵刀須維持血痕 祈求滿載而歸 
他說,有一天晚上,父親突然召集了全家人,自己覺得奇怪,為什麼父親一人睡在一間小房間?後來,母親拿了一隻雞,父親則用自己的獵刀,從雞的脖子劃下一刀。看到沾滿血的獵刀,林賢雄本想拿塊布將其擦拭乾淨,最後被父親阻止。原來打獵前,獵刀須維持血痕,並祭拜祖靈,祈求滿載而歸。 
他說,族人打獵有一個禁忌,打獵前需要祭祀祖靈,出發前幾天也不能與女人同住,甚至睡在同一間房間。完成祭祀儀式後,林賢雄的父親將家中所養的十多條獵犬先寄至花蓮,再搭上林務局的車輛,轉移至南投獵場。 
抵達獵場後,林賢雄問父親,「爸,打獵為什麼不帶槍?」,他的父親直接說,「你要繼承我的衣缽,獵人怎麼可以用槍呢?最原始的原住民連槍都沒有!」,於是他們靠著十幾條獵犬,循水鹿遷徙路徑及糞便判斷獵物,再靠著獵犬追蹤,以最傳統的狩獵方式,讓林賢雄體驗「成人禮」。 
林賢雄說,獵狗會去追逐鹿群,等待水鹿累了,紛紛到湖畔喝水,這時候再放出獵犬,動物們為了逃命亂撞會掉入湖內,「聽到噗通一聲,代表有獵物落水」,最後他們一群人在上前,合力將水中奄奄一息的動物捆綁帶回獵寮飼養,「以最輕鬆的方式捕獲獵物」。 
林賢雄笑說,幾次狩獵經驗後,父親直接跟他說,「我看你也不會打獵,你就讀書好了」,於是自己就跟著住家附近的獨居一位外省人,從加減乘除、注音慢慢學起,漸漸激起念書的興趣。高中畢業後,林賢雄考上警專,投入治安維護的工作。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廣告)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