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焦點

花蓮焦點

2017-10-17
當瞬間暴雨成常態 首務改善排水
花縣逾9成地區 48小時累積雨量超過450毫米
分享至


 

記者田德財/報導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九日,短短三十四個小時,下了六百三十毫米的驚人雨量,一夜之間花蓮市成為水鄉澤國,有些地區積水甚至比一個人高,上萬戶住宅、店舖泡在水裡,災情慘重;這幾天的雨量也接近,花蓮卻沒有嚴重的淹水,主要是花蓮市的排水功能設施,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這幾天花蓮的雨量在天祥廿四小時累積雨量三九七毫米,四十八小時累積雨量七六七毫米,創下八年來最高雨量紀錄。花蓮縣有百分之九十五地區四十八小時累積雨量超過四百五十毫米以上,廿四小時也有二百毫米以上,最高雨量,比起當年的六百卅毫米不相上下。 
這次雖無嚴重淹水,但也不能「輕敵」,遭遇時變要未雨綢繆;去年十二月間,鄒永宏與陳凱莉共同向台灣省諮議會提案建議說,花蓮市是一個山海匯聚的都市,建請專案補助改善市區排水設施,以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該案省諮詳璯通過報請行政院,但卻沒有下文,更沒有看到行政提撥經費補助。 
鄒、陳建議指出,花蓮市是一個山海匯聚的都市,市區排水除了美崙溪外,還有許多溝渠水道穿越都市街廓中,這些排水系統隨著時空與時間的發展, 防洪功能已不敷使用。面對氣候異常帶來豪大雨或颱風來襲,瞬間降雨量暴增,造成市區多處低窪地區淹水。惟地方防洪經費有限,建請專案補助改善市區排水設施,以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案。 
花蓮市自由街排水幹線向東走,福建街至重慶路一帶是最低窪的地區,而出海口南濱公園一帶地勢較重慶路高,因此若豪雨宣洩不及,便造成市區淹水。 
由於區域排水功能性不足,無排水系統且舊有排水溝不堪使用,造成颱風天瞬間下起豪大雨,宣洩不及路面積水,大排通水容量無法滿足及時大雨,這些成因相互牽制、環環相扣,是市區淹水最主要的成因。 
面臨氣候變遷,瞬間暴雨已轉為常態,提升花蓮市排水基礎設施成為當務之急,也非花蓮市公所一己之力能夠完成,建請中央重視花蓮淹水問題,儘快研擬對策、施作,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及土地利用價值。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