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綜合

花蓮綜合

2017-10-23
頭頸癌罹患者逐年增
慈濟副院長陳培榕提醒民眾當心 多用免費口腔粘膜檢查 今年標靶藥物有健保
分享至


圖: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兼任耳鼻喉科主任陳培榕提醒有抽菸、嚼檳榔、喝酒的民眾要格外當心頭頸癌風險。
 

文/李柏霖 
惡性腫瘤令人聞之色變,口腔癌、咽喉癌以及鼻咽癌等的頭頸癌罹患人數,在最近幾年來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特別是青壯年男性更要留意當心,根據國健署今年最新統計,口腔癌已躍升為十大癌症新發生人數排行榜的第四位。 
頭頸癌泛指頭部跟頸部以上的癌症,常見的有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喉癌、下咽癌等。影響到的是聽力、嗅覺、味覺等感官,其中口腔癌更為頭頸癌中佔比最高的癌症。 
從醫三十年的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兼任耳鼻喉科主任陳培榕指出,花蓮、台東地區罹患口腔癌的比率每年高居全台前幾名,呼籲花東民眾注意菸酒檳榔的危害。 
抽菸 嚼檳榔 喝酒 
都是危險因子 
「抽菸、嚼檳榔、喝酒都是危險因子!」陳培榕提醒,嚼檳榔、喝酒使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提高到約五十多倍,同時嚼檳榔、抽菸是約近九十倍,同時有抽菸、吃檳榔和飲酒三者都有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更是比一般人高出約一百二十多倍。 
頭頸癌的初期症狀相當多元,包括出現不對稱性腫塊、口咽腔內長期不癒合的潰瘍、紅斑、小出血、單側聽力不良、耳脹、耳悶等,因容易被病患忽略,被發現時往往已是第三、第四期。 
目前口腔癌等頭頸部癌症治療方式,首先仍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為主,術後搭配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併用標靶藥物治療。 
陳培榕說,若腫瘤已復發轉移的患者,過去採用化療搭配,但由於化療仍會帶來一定副作用,影響生活,因此也會考慮合併使用標靶藥物控制。 
陳培榕表示,臨床研究證實,如果患者原本採用化學治療卻無效,合併使用針對頭頸癌的標靶治療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日前就診治了一位五十多歲的男性病人,本身有吃檳榔、抽菸的病史,開完刀後又再復發,由於化學治療效果較差,因此改成用標靶藥物 供患者較佳生活品質,目前患者已康復,由醫院持續追蹤病情。 
過去標靶藥物只能自費 
過去標靶藥物只能自費,所幸直到今年初,健保針對部分復發或轉移性頭頸部癌症患者有納入給付,讓患者與家屬不用再面對龐大的癌症治療費用。 
陳培榕提醒,由於口腔癌早期不易發現,如果發現口腔內有腫塊、潰瘍、出血,或者吃檳榔者發現口腔有纖維化、紅斑、白斑情況,這些都是癌性病變癥兆,請趕快去進行口腔粘膜篩檢,有吸菸或者嚼食檳榔者,年齡三十歲以上,每兩年都可以到各大醫療院所或者各地衛生所進行一次免費口腔粘膜檢查。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