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社會

花蓮社會

2017-11-10
花蓮一信百年誠信 致力實踐社會責任
找回花蓮百年老記憶系列報導之一
分享至


圖: 花蓮一信已百周年,復興街是台灣光復後的第一個營業據點。 (記者田德財/攝自網路)
 

前言 
花蓮有許多頗負盛名、歷史悠久的百年老店、老機關、老團體、老單位、老企業……,這些傳統老字號,在各角落扎根茁壯,而且不因世代的變遷而被新潮流所取代,能經營一百年以上,需凝聚數代人的心血,具有相當珍貴的永續價值能力,本報即日起推出本系列報導,讓大家找回共同的記憶 。(編者) 
記者田德財/報導 
花蓮一信前幾天才舉行百周年慶,花蓮縣長傅萁贈送「百年誠信」巨大木匾,這四個字是花蓮一信最實的經營精神,以「誠信」在地方屹立不搖。 
過去老一輩的人常說,開銀行不會倒,事實上,沒有這回事, 以日據時代一九一一年成立的「臺北信用組合」,台灣光後改名的「台北十信」為例,一九八三到一九八五年發生不良放款風暴,掏空百億,「十信風暴」後由合庫接管。 
百年前成立時稱為 
「東部信用組合」 
花蓮一信在一百年前成立時稱為「東部信用組合」,民國五年,任職台灣銀行的行員林玉鑾及地方人士鄭國寶,深感欲發展地方產業 ,必有本省人經營的金融機構,之後悉心研究,基於經濟共同需要,認為合作制度為理想,乃徵求地方人士,有八十三人贊同。 
民國五年九月,向台灣總督府提出設立許可申請,因為當時申請業務乃花蓮縣全縣,過於廣汎, 一再修正到民國六年九月才獲得批准(批准指令為一八○○○號),十一月三日在花蓮港基督教會召開創立大會。 
台灣光復後,民國卅五年七月十四日,在明禮國小召開社員大會,出席社員三五四人,決議「東部信用組合」改組更名為「花蓮第一信用合作社」。 
當天同時改選幹部,理事主席許聰敏、理事兼經理蔡為所、理事張石如、陳堅志、王玉寶、林根、劉福順; 監事主席許屘輝、監事林桂興、王建成,民國卅六年四月十五日省府核發「東蓮字二號」登記證,社址在花蓮市復興街廿一號,當時社員僅有七○六人,股數二萬二千九百九十八股,每股十元,股金廿二萬九千九百八十 元。 
理事劉福順 當年曾集資 
助謝膺毅創辦更生日報 
台灣光復後的花蓮一信理監事,都是當時熱心地方金融的工商企業人士,例如劉福順是當年集資讓謝膺毅創辦更生日報者之一,他一八九三年生,攻讀四書五經,台灣光復後之初,經營木材、近海通輸、厚生資源、擔任花蓮市協議會員、花蓮縣商會理事長、台灣省商聯會理事長、花蓮市信用合作社理事長、台灣省合作社聯合社理事、花蓮市警民協會理事長,花蓮縣警民協會常務理事。 
劉福順於民國卅八年發起籌設「東台區合會儲蓄股份有限公司」,當時以花蓮及台東兩縣的議會、商會、農會、漁會等人民團體組織負責人為發起人,第二年奉准成立,劉福順為首任常務董事兼總經理。 
許屘輝是許錫謙的叔叔,一九○一年生,本是台北州基隆市福德町人,搬到花蓮住花蓮港市春日通卅七番地,在花蓮經營酒類銷售、煙膏銷售商、米穀外銷、糖豆粉類、肥料、木材。任花蓮港商工會幹事、花蓮港市會議員、報國推進隊本部幹部、、皇民奉公會廳支部奉公委員、消防組副組長、東部信組監查、商工會評議員、保正等職。 
許屘輝和許錫謙還有一段歷史,當時的官派花蓮縣縣長張文成與憲兵隊人員,向許錫謙的叔叔許屘輝遊說,要求屘輝勸說許錫謙回鄉自首,公家允諾不追究責任。許錫謙聽聞消息,返回花蓮,結果在南方澳附近遭埋伏的憲兵捕殺。遺體被發現時,眼遭矇住,手腳綑綁,頭部、手肘均中彈,後腦破裂僅餘三分之一,死狀悽慘。 
花蓮一信創社以來,除了百年誠信,更秉持互助合作及關懷弱勢的企業使命,深耕地方,建立與客戶緊密的關係。 
以「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之理念,長期致力於社會責任的實踐,作法包括:「注重社員福利與兼顧顧客權益」、「 配合主管機關與團體辦理活動」、「藝術與文化饗宴」、「把愛傳出去 成立花蓮一信愛心關懷社」、「敦親睦鄰,保護環境」、「贊助地方各項戶外活動」、「貼心設點服務進駐花蓮監理站、地方法院、花蓮地方稅務局回饋鄉親」、「平衡城鄉發展」等八大項。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