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要聞

花蓮要聞

2018-01-10
運輸兼觀光 完善海上藍色公路
蕭美琴陳歐珀召開公聽會 推動東部航運補貼機制 增加交通多元性
分享至


圖:立委蕭美琴、陳歐珀召開「如何完善海上藍色公路網絡」公聽會。
 

記者蔡宗憲/報導

  立法蕭美琴、陳歐珀昨天在立法院共同召開「如何完善海上藍色公路網絡」公聽會,邀請行政單位、民間業者與學者專家等,就海上藍色公路議題進行討論,包括東部航運補貼機制、如何透過航運發展海洋觀光,交通部各相關單位允諾將對政策推動、法規修改等,進行研擬與規劃。

  蕭美琴表示,台灣四面環海,過去在台灣本島與離島海運運輸有補貼機制,現在當蘇花公路坍方時,也徵召了海上藍色公路做為運補機制。

  有效經營 才有備援機制

  但這個備援機制,如果平常沒有辦法有效經營,有需要時也難以徵召。她強調,台灣雖然是海洋國家,但在海洋事物的發展與規劃,卻不及鄰近國家,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立委陳歐珀也表示,花東要以觀光立縣,除了解決交通問題以外,更應該透過觀光結合產業,進行長期的規劃,例如發展藍色公路,成為未來東部三縣的觀光發展廊道,甚至延伸連結基隆、台灣西部或日本都是可行的方向;他期許交通部門要摒棄成本效益的思維,從產業扶植的方向去研擬政策。

  花東地區發展推動小組民間委員賴坤成表示,大家都期待麗娜輪可以發揮備援機制的功能,但一艘船的造價成本非常高,不可能只等政府一年少數幾次的徵召,而是平常就要能夠妥善營運,不然這對業者是非常不公平。

  除了觀光發展外,政府更應該把思維的層次,提升到國家安全領域,讓麗娜輪在平時可以永續營運,在緊急時刻才能投入救援與支援的行列。

  縣議員黃振富則從花蓮在地觀點提到,花蓮人長期對往來花蓮的鐵公路交通不滿,海上藍色公路不但可以增加交通的多元性,更可以增加花蓮觀光體驗的豐富度。

  透過補助 發展海洋觀光

  甚至,未來可以透過補助來發展台灣本島在各大港口之間的「跳港觀光」,不但可以解決現行麗娜輪補助受限制的問題,更可以有效發展海洋觀光。

  蕭美琴最後補充,行政部門過去對於海上運輸與觀光的態度較為保守,但是公共運輸不能只考量成本,如果政府不能提供公共運輸系統,那麼就難以鼓勵觀光客前往比較慢活、農村與多元的觀光體驗。

  因此除了提供補貼,政府更應該積極進行觀光行銷,讓無論國際或國內觀光客都能夠瞭解這不僅是交通運具,而是花東的觀光特色。

  航港局副局長陳賓權則回應,未來如果要把藍色公路當成產業在經營,可以簡化補助項目,只要業者滿足規定的標準之後,其餘補助費用可以做自己的經營調度,這樣的經營模式會比公船民營更為有效率。

  最後,現行「航業法」規範的旅客與貨物,並沒有針對觀光的部分,如何讓海洋觀光更有彈性與制度,是未來交通部可以努力的部分。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李旭寧也認為,花蓮藍色公路在前幾年已有倡議,也有業者進駐,但實際狀況的制度一直不夠完善。

  希望能有健全的機制,可以讓這個備援機制存在,希望昨天在各界代表齊聚一堂來互相激盪,為藍色公路的永續發展共同努力。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