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社會

花蓮社會

2018-01-14
花蓮特種搜救隊成軍 專業救援到位
卅二名受過專業訓練特搜隊員 即刻投入國際救援輪值
分享至


圖:花蓮縣特種搜救隊正式成軍,傅縣長(後排右二)授旗予特搜隊長陳秋銘(後排右一)。(記者蔡宗憲/攝)
 

記者蔡宗憲/報導

花蓮縣消防局特種搜救隊所,昨天正式成軍,由縣長傅萁親自授旗給特搜隊長陳秋銘,卅二名受過專業訓練的特搜隊員,已獲排入參與國際救援輪值表,一旦哪個國家、地區發生重大災害,花蓮縣特搜隊將可立刻趕往災區進行國際人道救援,發揮救災無國界的大愛精神。

特搜隊長陳秋銘表示,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世界各國派出搜救隊來台援助,事後台北市成立國內第一支特種搜救隊,其他縣市也陸續跟進,但花蓮縣受限於經費,十八年後的今天,在「花東基金」專案補助下,終於成軍。

    從花蓮縣消防局各分隊挑選培訓

陳秋銘說,從花蓮縣消防局各分隊挑選培訓的卅二名警消隊員,籌組成立花蓮縣特種搜救隊只是第一步,未來還將擴編成立五十名隊員的義消特搜隊,全面強化特搜組織與能量。

    裝備最專業 積極走訪各縣市參訓

尤其,花蓮縣因幅員廣大,且山難、地震頻傳,新成軍的特搜隊不僅配備最新、最專業的救援裝備,更積極走訪各縣市特搜隊參訓,例如日前即前往台東縣消防局特種搜救隊參訓。

參訓過程中,不僅學習新的「雙繩技術」,並實際演練繩索救援上登與下降技術,讓隊員們學習更進階的攀繩技術,將可有效運用在山搜或大樓高空救援任務。

台東特搜隊教官從頭盔、全身馬克吊帶穿戴、後備繩索的結繩方法、ID制動制停下降器操作,後備防墜器及上登器的操作等技術逐一介紹,並示範操作如何使用。

傳統救援使用單繩,救援者與被救援者的生命就僅靠單一固定點及繩索,而雙繩技術即是多增加一條「安全確保繩」,此繩需掛上防墜器,即使不幸遇到繩索斷裂、鉤環損壞的情況,有了後備系統及確保繩,就能夠確保救援人員安全。

花蓮山難救助勤務較多,在險惡的地形條件下,經常只能靠救援人員將器材背負上山,因此大多使用較輕便的繩索、扁帶、八字環。

但當遇到特殊救援勤務時,往往需要更安全的裝備配合繩索操作技術及觀念,才能進行人命救援。

    「沒有最安全,只有更安全」

花蓮縣消防局強調,救災「沒有最安全,只有更安全」,且完善的器材與裝備,不僅保障救災人員的安全,同時提升救援效率。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