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國豐/報導
花蓮東砂北運目前遭遇陸砂低價競爭及營運成本攀升,對砂石、運輸等數以萬計相關產業民眾生計,行政院東服中心許傳盛昨天表示,充分瞭解東砂北運的困境後,經與公共工程委員會等部會初步研議有幾項配套措施,包括公共工程優先採用國內優質砂石,推動建立國內砂石履歷證明,公共工程需採購有砂石履歷的國內砂石,協調第九河川局、縣府等河川管理機關落實計畫疏濬河川砂石,在兼顧河防安全前提下確保東砂北運砂石料源穩定。
東服中心執行長許傳盛表示,深入瞭解東砂北運當前營運困境,北北基是東砂主要的供應市場,因為陸砂挾帶低價優勢,逐漸搶佔台灣北部的砂石市場佔有率,除了價格無法與陸砂競爭,又因為碼頭費用、裝卸費用調漲,以及產地開採成本攀升,讓從事東砂北運的砂石業者幾乎無利可圖,許多業者乾脆關廠放棄,硬撐下去的業者則是苦不堪言。
一位東砂北運的業者說,當前東砂北運可說是運多少,賠多少,政府再不檢討錯誤的砂石政策,不僅東砂北運將難以為繼,每年上千萬公噸來自大陸的劣質砂石進到台灣,用於大量公共工程及房地產,因為陸砂中氯離子含量,將造成公共工程有豆腐渣危機及住宅有海砂屋風險。
許傳盛表示,經過與公共工程委員會等部會研商後,針對東砂北運當前的困境,公共工程委員會將朝公共工程優先採用國內砂石;預料,北部地區公共工程將會增加東砂的需求。未來,將推動國內「砂石履歷證明」,要求公共工程優先採購有履歷證明的砂石,確保公共工程品質,避免使用含有氯離子的砂石。
再者,針對東砂北運過程中,現行台北港有專用碼頭限制及碼頭費、裝卸費,將會研議予以降低來增加東砂的競爭力;至於穩定東砂北運料源問題,東部河川蘊藏龐大的優質砂石,若能計畫性的進行疏濬,除了可以穩定東砂北運料源,還能達到東部河川河防安全,例如,立霧溪、花蓮溪及秀姑巒溪每年中秋過後吹起東北季風時,便會衍生沙塵暴的問題,對東部觀光及居民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若能兼顧河防安全前提下,有計畫的進行疏濬,除穩定東砂北運砂石料源外,還可解決各河川沙塵暴的災害,同時可以為政府節省龐大改善砂石暴災害及興建河堤的公帑支出,也可以避免中南區因為河床淤積,颱風、豪雨來臨期間造成河川兩岸低窪地區水患的災害,堪稱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