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要聞

花蓮要聞

2018-01-27
東澳隧道通過防災考驗 白米橋造型美
蘇花改蘇澳到東澳工程
分享至


圖: 蘇花改蘇澳到東澳二月通車,全長九點七公里,大部份隧道,圖為白米橋路段。(記者田德財/攝自網路)
 

記者田德財/報導

  蘇花改工程處昨天表示,即將通車的蘇花改東澳隧道,是全台第一座採複合型點排式通風系統,並配置主動式水霧消防系統之隧道,該系統能於隧道火警事件發生六十秒內偵測到訊號,訊號確認後一百廿秒內,啟動噴流風機限縮煙霧飄散範圍,使其不擴散至事件範圍外,並同時打開排煙風門及軸流風機,煙霧經由區隔於隧道上方之排煙道,抽排出隧道洞外。

  與此同時,水霧系統亦在事件確認一百八十秒內自動噴灑,以降低火場溫度,提升火災發生後初期火場環境之避難安全性及救援可及性,本次訪察,施工團隊於東澳隧道南下線1號車行擴挖段處,進行實際操作,演練效果良好。 

  工程處說,白米脊背景觀橋長三百四十公尺公尺,為國內首座結合「波形鋼腹板」、「預力混凝土」及「外置預力斜索」複合材料及工法之造型脊背橋,橋塔按地方人文意象景觀,白米社區地理環境-山勢如甕、白石如米,採米粒造型,施工深具挑戰性,箱型梁腹板採波形鋼腹板,複合型材料減輕橋梁上部結構重量且降低地震影響,大大提昇國內橋梁設計施工之技術水平。 

  蘇澳東澳路段包含三點四公里之東澳隧道,長隧道行車具有潛在危險性,因此,隧道之照明、消防、通風、避難導引、監測、交管、廣播及通訊等,均是確保行車安全之重要設施,四工處交控中心掌控蘇澳東澳段通車後機電及交控系統之營運管理,肩負蘇花改安全守護之使命,也是蘇花改的眼睛。 

  通車後管理人員在四工處交控中心便可透過大銀幕監看全路段之行車狀態、並可即時提供用路人行車資訊及避難導引,確保蘇花改是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工程處表示,蘇澳東澳段路段將於農曆年前通車,預計通車後不僅可將原本的道路距離截彎取直以縮短車程,也對近日蘇花公路一一四點三K路段邊坡坍方搶修,因而造成的道路管制車潮紓解,提供多一條道路的選擇,蘇花改第一區路段如期通車的成功經驗,更是對蘇花改整體施工團隊的最大鼓舞,並將順利於一○八年底完成蘇花改全區路段通車的艱難挑戰。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