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林/記者葉文杰報導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辦「vusam寒假返鄉服務隊」前天正式在鳳林鎮出隊!昨天部落學員學習製作排灣族米粽美食「吉拿夫」,部落孩子在學習體驗中認識多元原住民美食與文化,建立對多元族群文化的尊重。
花蓮是重要的原住民族群文化縣份,其中以阿美族為主,但也有太魯閣族、布農族與撒奇萊雅、噶瑪蘭族社群部落,創造多元豐富的原住民文化與特色。這次由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辦的「vusam寒假返鄉服務隊」則是以排灣族為主軸,主要傳達花蓮部落族人面對不同族群的尊重文化信念,促進族群的融合。
每日從6部落接送孩子上課
來自台北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的族語老師鄭春美、杜珞琳及楊寶珠,帶領十五名台北市國中至大專院校的原住民學生擔任營隊隊輔,與鳳林鎮的社團法人中華仁親社區關懷協會合作辦理「iduidu文化冬令營」。社團法人中華仁親社區關懷協會更熱心協助活動舉辦,召集了超過四十五位在地國中小學生參與,並於每天早上親自至鳳林鎮六個部落接送孩子前來上課,其中不乏阿美族、太魯閣族及布農族等族群的學生。
服務隊輔花費2個多月設計課程
服務隊隊輔花了二個多月時間進行課程設計、討論及練習,包括文化語言教學、服飾體驗、舞蹈教學、琉璃珠製作及原住民美食DIY等,豐富的課程內容帶給當地原民孩子美好的寒假學習體驗。營隊活動藉由DIY及闖關遊戲方式提升小朋友的參與興趣,在玩樂中認識多元族群文化。
體驗製作排灣族的吉拿夫米粽
昨天課程介紹與製作排灣族的「吉拿夫」米粽,部落孩子認真學習製作吉拿夫,小朋友說,在阿美族部落也有類似的美食如阿拜、杜倫等,同樣也是採用野生素材為基礎,製作排灣族的米粽吉拿夫除了具有環保原味特色,也讓學員可以藉由品嚐特色美食,興起尊重多元的理念。
鳳林鎮是擁有最多新住民婦女的地方,其豐富多元的族群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顯現,居民也對尊重多元文化的觀念習以為常,連帶的也影響了下一代的觀念。
營隊活動凸顯排灣族的舌尖美食文化與律動的舞蹈之美,涵括原住民各種文化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