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宗璋/報導
移居花蓮的礦燒陶藝術家楊朝富,利用當地礦石融入燒陶,展出作品包含大小茶碗、茗壺近八十件,每款外觀富有獨特色澤與質地,宛如每人心中的故鄉山水。前日起在十二籃實驗藝廊舉辦「山水。故鄉|礦石多重燒陶創作展」,歡迎來去參觀欣賞。
花蓮縣美術協會前理事長林閒提供山水國畫作品共八幅,佈置展場,豐富山水故鄉的意象,觀眾搭配著欣賞楊朝富的礦燒陶作品,心中對這片故土的關愛與敬仰油然升起。
出生於高雄的楊朝富,因為愛上花蓮的好山好水,三年前移居壽豐鄉樹湖村,他曾運用當地的玉礦,以及七星潭的潭水、太魯閣的岩石,作為燒陶原料。
用過材料千奇百怪
由於所用的盡是取自大地,因此楊朝富將這次展覽命名為「山水。故鄉」。不過其實他擁有十年以上的礦燒陶創作經驗,用過的材料還有礦石、琉璃、瑪瑙、橄欖石、藍寶石,甚至是太空隕石。
由於喜愛喝茶,楊朝富收藏無數茶具,加上投入創作之初就對大地礦藏充滿好奇,他試著讓陶土與各種大地原料打破疆界再組合,如此前無先例的新穎手法,造就他的每款作品都獨一無二,更是充滿未知的驚喜。
礦石燒製的茶具散發出遠紅外線,能使茶香更為突出、茶湯更加甜美,加上楊朝富結合不同礦物,其釋出的溶解物質成為獨特「釉料」,作品色澤、外觀上變化多端,燒出來有大地風貌,諸如海洋、山嶺、星空等,「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生命。」
楊朝富的礦燒陶提升品茗雅趣,已為不少愛茶人士爭相收藏。比起只能看見的美麗,他認為能被使用的作品更有藝術價值。
週四至週日下午到晚上
「山水。故鄉|礦石多重燒陶創作展」即日起至三月十五日,每週四至日,下午二點至晚上七點,在十二籃實驗藝廊(花蓮市民權七街十七號),歡迎來去參觀欣賞楊朝富營造出來的礦燒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