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生活

花蓮生活

2018-03-04
花蓮強震 震出未雨綢繆必要性
全台66%住宅 未投保地震險
分享至


 

記者田德財/報導

統計至二○一七年底,台灣平均投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的比率僅百分之卅三點五五,等於有六成六以上的房屋沒有任何保險。其中投保的是因為銀行要求房貸強制買住宅火險附加地震基本保險才有的投保率,主動投保地震險的人恐怕更少。

在八十八年九二一過後,政府為了讓社會大眾可以在震災後儘速獲得基本經濟支援,因此從民國九一年四月一日起實施「住宅地震保險制度」,規定購買住宅火險就一定要加買地震基本險,而銀行也規定房子如需貸款,除了像以往一樣需投保住宅火險,還要強制加保地震基本險。

地震基本險

最高理賠上限僅150萬

這種「地震基本險」,全台費率都一樣是一千三百五十元,不因地區、房價而有差異。但最高理賠上限僅一百五十萬,且規定建物全損(即全倒或半倒狀態)才能理賠,對於現金房價高漲,處處動輒千萬的台灣來說,理賠金只算杯水車薪,實在不夠用啊。

為了解決理賠金不夠應付損失的問題,有的保險公司設計了「超額地震險」。這種保險跟地震基本險一樣,需要房子全損時才能理賠,主要是拉高理賠金額,例如從一百五十萬元拉高到五百萬元。

超額地震險

只賠建物重置成本

但需特別注意的是,房子在貴是貴土地,建物本身其實沒那麼貴,超額地震險又只賠建物重置成本,因此投保時須注意建物造價,別不小心投保比建物重置成本還高的保額。以建造成本最高的台北市來說,一坪營建成本大概十五到廿萬元,如果廿坪的房屋,建物造價才四百萬,但如果沒注意保了五百萬的地震險,就有點浪費保險金了。

擴大地震險

裝潢、動產損失也理賠

並不是每次地震都會把房屋震垮,但裂掉的牆壁、破掉的水管、摔壞的電視等,林林總總因地震而損失的金額也不小,這時就需要「擴大地震險」。擴大地震險不需房屋全損,且不僅理賠建物,裝潢、動產損失也理賠。但擴大地震險不是單一保費,會根據地區、樓層、建築工法、建物耐震程度而有所別,通常會比基本險貴上許多。以北市五層樓的公寓、保額二百四十萬來說,擴大地震險的保費就需年繳五千左右,比起基本險一三五○元高出不少。

輕損地震險

適合小資族房客

現在許多人以租代買,房子不是自己的,也就不用管建物重建的費用,但是裝潢、動產還是想要有保險該怎麼辦?「輕損地震險」保額約廿至卅萬,不需房屋全損,保障裝潢、動產的損失,但不理賠建物重建費用,且僅需年繳一兩千,非常適合身為房客的小資族購買。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投保住宅火險附加基本地震險,才能加買超額、擴大,或輕損地震險。不過若是房客,沒有房屋所有權,法規允許以住宅火險加購輕損地震險,不需投保基本地震險。

如果是因為向銀行貸款,而被要求購買地震基本險,那麼根據規定,如果仍在貸款中的房屋全毀,地震基本險的理賠金有百分之六十要優先償還給銀行。例如重置成本一百萬的房屋,地震基本險理賠一百萬,但其中六十萬都得先償還給銀行,保戶僅能拿到剩餘四十萬。但如果保戶有加購超額地震險或擴大地震險,且建物重置成本超過一百五十萬,則超過一百五十萬的部分是不必優先償還給房貸的。

台灣目前地震險投保率仍偏低,只有不到30%的人投保,且其中大多因為房貸而不得不保,更有許多人一旦繳清房貸就想立刻取消地震險。但並不是每次發生意外都找得到人賠償,九二一時台北倒塌的「東星大樓」,最後雖然判決建商需理賠,但因為建商早就倒閉成空殼,住戶極有可能一毛理賠金都拿不到。對於身處地震帶的我們來說,基本的地震險真的可以好好考慮購買,避免災難來臨時,不僅家沒了,還得負擔一大筆重建費用,更是雪上加霜。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