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社會

花蓮社會

2018-03-06
花蓮不只有鯨喜 無孔塘鱧首現三棧溪
林管處調查 意外發現從未紀錄魚種 19公分重量級大哥 色彩繽紛 彷彿溪裡琉璃
分享至


圖:未記錄魚種「無孔塘鱧」 三棧溪現蹤跡。(花蓮林管處提供)
 

新城、秀林╱記者田俊浩報導

花蓮林管處於去年十一月在三棧溪進行溪流魚類調查,意外發現從未紀錄魚種「無孔塘鱧」蹤跡,別稱「無孔蛇塘鱧、水中琉璃」,昨呼籲喜歡親近大自然的朋友們,不妨來趟生態之旅,幸運的話還可以遇見。

花蓮林管處指出,無孔蛇塘鱧,是蛇塘鱧屬的一種,該魚體中軸線具有一列黑色的斑點,背側有不規則的黑褐色斑點,頰部於眼後下方有放射狀的黑褐色線紋,幼魚體側有淡青色的光澤,成魚則有暗紫紅色的斑塊,且鰭膜具有黃色的線紋及斑點。

 無孔塘鱧於溪流中的下游的淡水域裡以及河口區的半淡鹹水中甚至剛退潮的海邊水坑都可以發現它的蹤跡,該魚泳力佳,警覺性高,本次調查發現該魚體長已達十九公分,依據文獻屬於該魚種的重量級大哥,成魚體色是黃綠為主,身上佈有紅色、藍色和黃色斑點,看起來色彩豔麗繽紛,彷彿有如在溪裡琉璃,見一眼就讓人深深著迷。

    適合地質、動植物生態等自然觀察與生態旅遊活動

 三棧溪是以三棧南溪為主流,而後在三棧村附近和北溪會合後才東流注入太平洋,本區域動、植物生態多樣豐富,一旁更有三棧布拉旦社區,適合從事觀察地形、地質、動植物生態、攝影、寫生等自然觀察與生態旅遊活動,喜歡親近大自然的朋友們,不妨來趟生態之旅。

在一○五年台東因風災、水患不斷,也有台東民眾發現,有著艷麗鱗片的稀有魚類「無孔塘鱧」,重新出現在市區溪澗中,無孔塘鱧,學名為Ophieleotris aporo。

值得一提是,九三年間花蓮縣政府委託花蓮縣水產培育所、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執行,花蓮縣河川生物資源調查報告,三棧溪共約有十一種魚類,分別為日本禿頭鯊、石魚賓、粗首臘、大口湯鯉、湯鯉、溪鱧、塘鱧、鱸鰻、魚、寬頰禿頭鯊、褐吻虎等。

 三棧溪位於三棧部落後方,分成南、北溪,南溪水域發源於中央山脈奇萊北峰向東延伸的支稜,全長約二十二公里,流域面積涵蓋九三公頃,上游溪段延伸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三棧南、北溪會流後於新城鄉順安村出海,注入太平洋。

 依學名 Ophieleotris aporo至臺灣大學動物博物館網站搜尋指出,無孔塘鱧生態棲地位於淡水與河口,主要分布台灣北部、東部。目名為鱸目、虎亞目,科名塘鱧科,保育等級無。

 又依台灣魚類資料庫查詢塘鱧,溪鱧科、峽塘鱧科均各記載一種;塘鱧科記載十餘種;虎科(塘鱧)記載四十五種;凹尾塘鱧科記載十種。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