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文杰/報導
連接壽豐鄉鯉魚潭風景特定區的台九丙公路部份路段拓寬且完成整理後,呈現全線路寬不一現象,地方針對路寬問題熱烈討論,期許台九丙線公路不僅扮演交通功能,也能發揮帶動鯉魚潭風景區風華再現!
台九丙線鯉魚潭風景特定區移交給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後,包括縱管處、公路總局與花蓮縣政府都投注心力,縱管處除積極推動鯉魚潭周邊公共服務品質與水域管理工作;花蓮縣政府則每年寒暑假推出紅面鴨系列活動與太平洋燈會,公路總局花蓮工務段最近則在24公里段種植路樹希能迎合特定區既有規劃,各單位的努力無非是要帶動鯉魚潭風景特定區風華再現。
隨著環境不斷變遷,鯉魚潭成為縱管處的縣級景點,台九丙公路歷經拓寬整建歷程,成為現今在鯉魚潭區段為四線道的面貌。事實上,台九丙線自吉安南華段南抵壽豐光榮段,一直維持其二線道的路況,只有在鯉魚潭區段是四線道,這正說明觀光景點隨著大環境變遷,逐漸調整其適切的定位,台九丙線的交通定位,也已從主要道路退居為次要道路。
由於定位的調整,使得台九丙線是否需要寬敞筆直的路況?地方居民所持看法並不一致,在鯉魚潭風景區經營莫內花園民宿的業者張新舟說,進入鯉魚潭風景區後適合享受的慢活步調,公路的寬度並不一定需要寬敞筆直,因為樂活休閒的方式也許更適合以腳踏車代步或步行方式感受,因為路面寬敞雖讓遊客方便抵達風景區,但卻無法留住遊客慢慢欣賞美景,匆匆而過會讓風景區侷限在利於停車的功能,對在風景區的消費助益不大。
張新舟認為,台九丙線的路寬維持全線一致,更能展現體驗休閒的安全性與舒適感,在路線大部份為二線道情況下,公路總局花蓮工務段目前在文蘭至16公里區段兩側種植路樹,車道部份維持快車道兩線,在快車道與路樹間則劃設為慢車道,利於風景區推廣單車樂活活動;現在在鯉魚潭風景區內有玉山神學院的賞櫻花景點塑成,遊客賞櫻相當熱烈,騎單車前往賞櫻或觀賞花蓮獨有的紅面鴨,有發展成為鯉魚潭風景區的特色活動之一,也有助於帶動鯉魚潭風華再現的目標。
由於台九丙線由北往南路段有文蘭段二線道與池南段二線道搭配慢車道與路樹綠帶,以及南至18公里光榮段維持的二線道,自文蘭至池南短短6公里就有三種不同路況,居民建議,公路總局花蓮工務段在進行鯉魚潭風景區段道路障礙物清除的同時,也能規劃台九丙全線路寬統一,讓交通與安全獲得兼顧;也讓台九丙線定位為休閒體驗路線,進而帶動鯉魚潭與周邊慕谷慕漁生態旅遊與銅門刀等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