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花蓮地震有少數有心人士,試圖大肆造謠委員會要利用民眾的捐款來補貼營利事業,詆毀善款用途,
業者說,花蓮地震造成災害,不是只有那些直接失去家園、傷亡的民眾才是災民,凡是財物損失的也是災民。
臺灣區石礦製品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淳甫說,到現在為止,石材業者沒有拿到半毛錢補助,申請融資後,銀行說要由中央決定,迄目前也沒有業者得到半毛錢融資。
他說,這次地震,石材業受損二百五十六家,至少損失廿億元,其中以鋸好的大板材為主,各家損失數十萬元到數千萬元不等,業者生活已無以為繼,花蓮已有廿多年沒有採礦,都是全世界各國進口,遺憾的是還有人誤以在花蓮採礦。
有人認為石材放置的方式不對,他說,其實,過去任何大地震都沒有受損,這次地震實在太大了,有人認為石材業者要投保,他說,由於產險公司對於石材的價格、價值沒法專業認定,石材每一才自一百多元到一千多元都有,而且風險高,產險公司都不願承保,花蓮縣有投保的不會超過五家。
花縣1.5萬名石材就業人口
震災後生活陷困境
對於網路謠言,王淳甫頗不以為然,他說,石材業的製成品在花蓮縣的年產值,去年一百七十多億元,過去曾有一千二百億的紀錄,還不包括施工後產值,花蓮縣目前有一萬五千名的石材就業人口,石材公會有一百二十三家會員,就有五千六百多石材就業人口,這些就業人口及業者地震後都已陷入困境。
地震第三天,蔡英文總統訪視石業,棟隆石材公司董事長王廷棟向蔡總統表示,花崗石材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由花蓮石材業者供應,六日深夜巨震,光是棟隆石材一家,廠內約有三分之一的石板倒落碎裂,損失高達上億元。
王淳甫也向蔡總統簡報此次花蓮強震,兩百五十多家石材業,估計損失高達廿億元,亟需政府儘速給予業者各項紓困協助,包括銀行借款還款展延,利率優惠,短期放款,緊急融資及中央及地方稅減免等,幫忙石材業者度過難關。蔡總統進一步詢問,如果政府給予相關必要紓困協助,花蓮石材業者大概需要多久能夠恢復正常,王淳甫回答,最快估計四個月到六個月,能夠恢復正常運作。
欣達鴻公司董事長、 臺灣區石礦製品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郭航辰昨天說,外界並不了解這次地震受損的嚴重,迄目前,沒有補助、沒有融資,受損業者哀鴻遍野,石材是在地產業,中央如果不支持,就斷了花蓮的重要經濟產業命脈,後果嚴重。
花縣旅館公會理事長陳義豐:
應依前例辦理補助
對於外界質疑補助問題,花蓮縣旅館公會理事長陳義豐說,有前例依前例,也就是說,如果高雄氣爆、台南地震有補助的前例,就依前例辦理補助,如果沒有前例的依法規章辦事。不明真相的外界,別對觀光產業污名化。他說,台南、 高雄的地理環境與花蓮不同、 經濟產業型態與花蓮不同、交通便捷度與花蓮不同,而觀光是花蓮經濟產業的命脈,佔經濟產業約六成,一旦觀光客不來,花蓮的經濟必崩盤,失業人口必高增。陳義豐說,目前雖然有大型企業員工規畫到花蓮旅遊,但僅投宿大型飯店或旅館,百分之卅的中小型旅館分不到一杯羹,如果觀光產業不救,倒閉、歇業風潮必起,外界並不了解花蓮的產業特性,請別胡亂指控。
花蓮縣民宿協會理事長陳秉忠說,花蓮縣有一千八百多間民宿,過去一天至少有一千間有住客,握「三三五五」政策之賜,現在有住客的不到一百間,另外,地震後,許多國內外旅客不敢來花蓮,連香港直航的旅客也少了一半,情況之慘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