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要聞

花蓮要聞

2018-03-22
善款運用惹議 張善政親上火線
是否與縣府達成「密約」?如何監督?是否照顧災民?…臉書公開回應
分享至


圖:針對網友提問,張善政細說從頭。(記者田德財/攝)
 

記者何國豐/報導

針對近來網路對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出任○二○六花蓮震災善款管理監督委員會召集人有諸多質疑,張善政日前於臉書由張善政之友管理團隊整理、張善政院長親自回應如下:

問題一:許多人質疑院長擔任花蓮震災善款管理監督委員會召集人的真正目的,是因為與縣府達成「密約」想要將自己退休後在花蓮耕種的農地變更用途牟利,院長對此有何看法?

  壽豐農地 不可能變更用途牟利

回答:歡迎大家到花蓮壽豐看看我農地,不甚平緩的山坡農牧用地,鄰接只有縣道等級都不及的產業道路,實務上有可能轉變用途牟利嗎?當年購買土地純為養老健身,幾年前跟林務局申請造林樹苗數百棵來自行栽種,現在台灣肖楠與土肉桂等樹木逐漸成形,美不勝收,不可能捨得廢棄他用。照顧這塊土地就是為地球呼吸盡一份心力,當作退休職志,一併鍛鍊身體,如此而已。(農地地點:壽豐車站下車,距離一公里多,隨便問問當地人都知道。傅家農園附近,上山四百公尺即達。鐵皮屋目標明顯,媒體拍攝過,Youtube可查。)

問題二:許多人質疑院長在擔任委員會召集人後,臉書發表的文章用意是為了替近來被攻擊的花蓮縣府辯護,不知道院長對於這些質疑有何看法?而院長自己發表的原意為何?

回答:發表臉書文章是擔心某些民眾因為不信任感而影響捐款意願,最後是災民受害,所以不是為縣府辯解,其實是為災民說話。文中一併說明縣府目前在重建土地上規劃的作法,也是在說明其實縣府是有在用心的,讓大家自己認定值不值得支持。

問題三:院長在日前於臉書發布的文章中提很多人們不願意捐款,並說政治是其中影響重要的因素,是否可以說明是怎樣的政治因素造成的?是否還有其他的原因?

回答:因為的確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表示對縣長一些作風的顧慮,而並不是我主觀願意認定有政治因素介入。其實也沒有人會希望我們的民眾真的是救災時還政治掛帥。

問題四:許多民眾對於災後不滿花蓮縣府不斷強調要大家捐款,並且不斷與兩年前的台南大地震做比較感到不滿。因為大家認為不同情況的地震無法相互比較,同時也認為愛心無需以捐款規模作為衡量,不知道院長對此有何看法?

  鼓勵捐款 絕無政治考量

回答:當然愛心不能用金錢衡量,民眾也不會比較臺南與花蓮地震的受災人數才決定是否捐款、捐多少錢。我想民眾發願捐款的當下,是出於對「災難規模」的感受,而規模除死傷人數外,還有令人觸目驚心的倒塌大型建物。這次第一時間花蓮倒塌的大規模建物也不少,而即使建物沒有倒塌,結構受損有安全顧慮的恐怕也不在少數(目前縣府正在積極統計)。所以建物重建與補強經費需求也不亞於死傷民眾的撫卹。就是因為如此,兩個地震的捐款數額差很多,是大家不樂見的,所以我才呼籲大家摒棄顧慮、踴躍捐款。在此絕對沒有挑起政治考慮的意思,而是依據臺南賑災的經驗,估算目前花蓮善款可能會不敷需求。(臺南維冠大樓近期才要開始重建,但四十多億捐款已經用了約一半了)在善款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中,已經提醒縣府加速研擬重建計畫,一旦重建經費需求更為明確,善款委員會會跟社會各界據實回報。

問題五:民眾普遍對縣府捐款處理方式不信任,請問具體監督方式?

  所有善款開支 第一時間上網公開

回答:所有善款開支會第一時間上網公開,而且除既有政府的主計系統負責稽核外,委員會也決議邀請民間專業會計師參與經費稽核,以昭公信。

問題六:許多網友質疑這次善款使用的具體內容,懷疑善款最終無法有效協助到災民,因此院長是否能簡單說明目前善款規劃的使用方式?

  協助重建的對象 不包括飯店

回答:善款運用主要會在公款不適合的支付項目,例如撫卹災民、補助災民無屋居住期間的房租、建物重建與補強等等。善款也還會有其他的用途,無法一一列舉,但是都會公開,且會設法比照台南震災採一致性的標準。有網友提出大飯店賺錢賺了很多年也可以接受補助的顧慮,但目前並沒有將大飯店納入補助的對象。也就是說目前協助重建的對象尚不包括飯店,是一般民宅,包括三棟倒塌大樓。同時,受災建築要經過縣府或委託的專業技師認定,避免浮濫。

問題七:台灣災後捐款的制度頗有爭議,請問院長這次擔任委員會召集人,是否有機會針對這套為人詬病的災後捐款體制做出改變?

回答:重大災害後需要民間善款乃是不可避免,即使如日本已是先進國家,地震頻繁,但三一一地震也是必須仰賴各國捐款協助,因為無可避免有些賑災費用項目的性質就是不適合使用政府公款。所以災後募集捐款乃是必要,但制度上必須力求透明公開,而且有第三方的稽核。現在網路普及,多利用網路即時公開、並多聽社會網友意見是必要的。同時政府也應該開始蒐集歷次災變經費運用的資料,依據這些經驗逐漸建立善款支用一致性的邏輯架構,避免在單一災難下善款運用有太多的人治色彩。如此應該可以讓善款運用得到社會的信賴。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