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台東新聞

台東新聞

2016-10-13
一盞燈接著一盞燈 天龍古道 這一夜很溫暖
分享至


圖:南橫公路中斷,六名村民揹著病患走古道下山送急診。 (記者吳宏聲/翻攝)
 

記者吳宏聲/報導 
「第一次感覺到這麼漂亮」,昨天凌晨,南橫公路天龍古道,一盞燈接著一盞燈,就像串連的珍珠,利稻村民說,晚上的古道特別溫暖、漂亮。 
南橫公路中斷,目前搶通至霧鹿明隧道工程前,利稻部落就像孤島般,昨天已經進入第八天。「村民還好嗎?」利稻村民邱強永接到前村長胡秋圓的電話,胡秋圓問他「還需要物資嗎?我當過村長,也發放過糧倉,我知道應該還缺,需要哪些東西?」邱強永說,他聽了很感動,「人家主動要送物資,我怎麼敢開口說要那些東西」,於是回答胡秋圓說,妳準備就好了。 
前晚胡秋圓開著吉普車,帶著物資到天龍飯店,邱強永號召二十幾位村民,戴頭燈,走天龍古道下山,準備將物資背上山。一行人看到前村長連吉普車頂都放滿泡麵,趕緊上前握手致意,「感謝村長連夜送泡麵上來」。 
「第一次感覺這麼漂亮」,二十多人揹著泡麵,戴頭燈,循著古道返回利稻部落,暗夜裡的古道,頭燈一盞接一盞,就像串連的珍珠在黑夜中閃著,邱強永說,「這天的古道特別美」。 
一行人回到利稻部落,村民準備熱湯感謝,深夜邱強永又接到電話,對方很急的說「怎麼辦,我哥哥從中午吐到現在」,邱強永拜託霧鹿國小利稻分校主任邱榮義趕過去看,邱榮義發現情況嚴重,必須立即就醫。 
「不能再拖了」,因道路中斷,消防車無法通行,邱強永和邱榮義當下決定,「揹下山」,於是再找五名年輕人,幫忙將洗腎患者胡姓男子背下山,交給等待的救護車送到醫院。六人將病患送上救護車後,再度走步道回到部落,洗澡,喝個熱湯,清晨三時才躺在床上入睡。 
天龍古道被布農族人視為「生命臍帶」,每當南橫中斷,族人僅能靠著它進出,天龍飯店的員工說,前天深夜天龍古道頭燈一閃一閃,溫暖了這個夜,她說「很深刻記得晚間閃閃星光的感動?更會深刻記得我們沒劇本的無限默契。」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