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小菁╱報導
花蓮市公所為建構更安全的洽公環境,近年來在各館舍裝設「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以提供緊急狀況發生時相關人員能就近取得運用。並輔導七成以上公所同仁取得AED及CPR急救技術認證。
民眾如洽公時有突發性心臟停止,或其他緊急狀況發生,應如何在救護車尚未抵達前,緊急進行救護流程提供所需民眾即時的救助?
花蓮市公所昨天下午辦理急救訓練課程,除了訓練新進員工建立安全急救常識與技能外,也希望透過急救課程讓公所同仁再次的熟練急救技術,讓公所同仁人人落實建立自救及救人的基本常識與技能。
這次邀請的講師是衛生所急診室專科護理師陳韻如,以及具有EMT-1證照的劉培強,他們用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市公所同仁深刻記住在進行CPR(心肺復甦術)之前,要先以「聲音、拍打確認意患者意識、十秒內有無正常呼吸」的流程,接著吹氣維持呼吸,如再加上AED電擊,更能挽回寶貴生命。
進行CPR之前,第一步要檢查患者意識及反應,看十秒內有無呼吸或正常呼吸,拍打患者肩部,確定傷患有無意識。
第二步檢查有無呼吸或有沒有正常呼吸,若無反應則高聲求救,請旁人或自己撥打一一九。接著胸部按壓,按壓位置為兩乳頭連線中央胸骨處,速率至少一分鐘一百次以上,用力壓、快快壓,連續三十次後再接著兩次人工呼吸,重複胸部按壓與人工呼吸三十比二,作五次循環
暢通呼吸道:先檢查口中是否有異物,有異物先應先以手指清除。壓額頭提下巴,使頭部盡量後仰、頸部伸直,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護理師特別提醒,在使用AED(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的時候,要記住「開、貼、電、壓」的順序,尤其在電擊前,一定要提醒周遭的人員離開患者,不要靠近或觸碰患者,依照AED語音指示進行操作。
護理師表示,突發性的喪失意識及心臟休止時,最常見的原因便是心室顫動,此時若施予基本心肺復甦術(CPR),只能暫時維持心臟及腦部血流,但是要將本身的心室顫動轉變成正常的竇性節律,這時則需仰賴及早的電擊才能挽回生命。
花蓮市長魏嘉賢表示,市公所會定期舉辦急救常識與技術訓練,加深同仁的應變能力,目標希望所有同仁皆會使用AED設備及CPR技能,提升自救救人的基本急救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