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怡伶/報導
今年九月至今,菜價一直維持高價,傳統市場攤販說「沒菜可賣,當然菜價會貴」,另花蓮市農會農民直銷站與有機專區,幾乎也沒有菜,另販售安全蔬菜區的冷藏專櫃,每把青菜也很貴,呂姓家庭主婦說,一把莧菜六十元,約是三百公克,一斤就要一二○元,實在太貴,吃不下也吃不消。
受九月份連續颱風、近期豪大雨影響,產區農損嚴重,耕地也因大雨泥濘,無法立即復耕。農委會農糧署東區分署說,花蓮批發市場十月上旬,蔬菜平均交易價格每公斤為三十八元,較去年同期,每公斤四十點五元,下跌約百分之六點二。
經查傳統重慶市場甘藍初秋,零售價每台斤約四十五元到五十元、平地改良種每台斤約三十五元、包心白菜每台斤約五十元到六十五元、小白菜每台斤約八十元、青蔥每台斤約一五○元到二百元不等,目前價位的確都明顯偏高。
為穩定蔬菜供應,農糧署說明「市場蔬菜供應調節及價格平抑措施」,除持續輔導農民團體,辦理蔬菜滾動式倉儲釋出調節作業外,也同時輔導農民團體加強蔬菜進口,備妥未來二至三週,約六千噸蔬菜量。
目前已調配釋出甘藍、結球白菜及根莖類蔬菜,累計已達一六九五公噸。東區分署表示,經洽花蓮果菜市場人員後,統計十月上旬期間,市場整體交易情形(含拍賣及議價),每日進口甘藍交易量約十至十二噸,每公斤交易價約三十至三十三元。
農糧署表示,由於目前氣候已進入秋季,適合蔬菜生長,農民已加速復耕,請消費者體諒農民辛苦與復耕蔬菜需要時日,預估十月底蔬菜價格,即可逐漸恢復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