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社會

花蓮社會

2018-04-27
3D窺湧泉 小朋友驚艷大自然水族箱
「水利設施認識與體驗」四百師生探湧泉訪大安圳
分享至


圖:花蓮水利會長溫芳榮(站立者)特別說明,光復大安圳灌溉面積三五八公頃,水源引用自馬太鞍溪與花蓮溪集水區,因為水質穩定清澈,種植出的稻米品質優良,成為光復鄉重要農產。
 

劉怡伶/文

花蓮農田水利會連續第八年舉辦「水利設施認識與體驗」活動,今年有鄉親與學校師生共四百人一起參與,紅葉國小、壽豐幼兒園小朋友更帶來表演同歡,並共同前往探訪「拉索埃生態湧泉」及光復鄉灌溉水圳「大安圳」。

拉索埃,是阿美族語「水質潔淨甘甜」的意思,擁有六個湧泉和四條野溪。花蓮農田水利會長溫芳榮表示,十二年前桃芝颱風肆虐,湧泉被土石掩埋,經過水利會疏濬後,才恢復原貌。

成功復育東台灣特有種植物

近年在大全社區發展協會積極爭取下,透過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與水利會的協助,透過生態工法大力整治野溪與湧泉,並且成功復育了兩種東台灣特有種植物,包括「小花石龍尾」以及「圓葉節節草」。

在天然湧泉中,不斷成長的水草景觀相當美麗,也非常壯觀。大全社區發展協會總幹陳裕中說,向參觀民眾導覽時說「日本媒體來到這裡採訪,相當驚艷,稱譽為國際級水草景觀」,在現場大家透過3D眼鏡,清楚看到水底水草景觀,紛紛發起驚嘆聲。

來自花蓮的柯小姐和就讀明義國小五年級的黃佳文同學,不約而同地說:「好漂亮喔,好像是大自然的水族箱、好像水底世界喔,好特別喔!」。

另生態園區的另一處湧泉,形狀像是愛心,水質呈現土耳其藍般靛藍清澈,被稱為「藍色眼淚」,又稱「療癒水池」,但目前正值枯水期,因此水質由藍轉綠,所以社區解說員特別表示,因為無法長年藍色,所以現在只好暱稱「變色湧泉」。

    百年大安圳 灌溉光復鄉稻米

溫芳榮也說明,大安圳的特色,大安圳在民國前五年創設,灌溉面積三五八公頃,水源引用自馬太鞍溪與花蓮溪集水區,因為水質穩定清澈,種植出的稻米品質優良,成為光復鄉重要農產。

舉辦水圳參訪主要目的是讓民眾認識水源重要性。溫芳榮表示,不僅要讓大家懂得飲水思源,更期待一起來守護地球珍貴的資源,除了一般民眾參與外,也邀請光復鄉太巴塱原住民朋友一起來同樂表演,還有紅葉國小、壽豐鄉立幼兒園一起參與,這堂課外教學讓大小朋友非常難忘。

與會者有光豐地區農會總幹事林清水、太巴塱楊頭目與王前頭目、水利會會務委員劉德來、周金華與水利小組長等都前來參與。(台灣花蓮農田水利會 廣告)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