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手機普遍,雖然幾乎人手一機的情況,但在花蓮縣的若干偏鄉,對電腦的應用,還是第一次碰觸,由宏碁基金會、漢光教育基金會合作以及中華電信協助的『ADOC2.0數位行動車』,二○一○年起為花蓮當地社福團體提供數位課程教學服務,至今已協助多達二百多個偏鄉弱勢族群進行數位學程的授課,無數的電腦新鮮人,發現電腦真的是太神奇了。下月將揮軍到秀林鄉崇德部落。
數位行動車才結束秀林鄉的小太陽課輔班、加灣課輔班以及三棧部落的布拉旦課輔班等眾多原民部落的課輔班,為當地的原民孩童們長達近半年的授課外,這個月在文蘭村讓愛飛揚課輔班, 為文蘭部落的小朋友們教學, 如何運用電腦進行圖像編輯教學的課程,三個月後的六月底結束。
數位行動車專員林璟佑說,許多小朋友第一次操作電腦,有的是鍵盤上找不到注音符號,要拼一個字的音,尋找半天,尤其唇音、舌音、齒音要辨識正確; 有的發現原來電腦不僅僅是看卡通影片,在學習圖像編輯時,可以把照片變形、變色、變大變小、串連、照片上塗鴨、填字等戲法「玩在手裡」,除小朋,也有老人家參加學習,有的老人家第一次使用平板,竟用指甲去敲敲點點,半天沒有反應,哦!原來是用手指才能滑來滑去。
課程也同步教學網路安全、圖像編輯、數位化線上教材、文書處理,每班二、三十人、一堂課二小時,有小學生,也有老人家。數位行車備有電腦(W10)、老人用平板電腦 ,一期二至三個月。
林璟佑說,在東部地區,仍存在著不少偏鄉地區民眾沒有接觸到數位產品的機會,在都市的小朋友每天拿著智慧型手機快快樂樂的去上學,有些偏遠地區的孩子不但沒有智慧型手機,網路也沒有,放學後在村里遊蕩也是司空見慣的。
這種城鄉差距,不僅僅是貧窮,地理位置的偏遠、孩童的數量減少導致教學資源的分配不均,即便是有善心單位捐設了電腦硬體設備,但是偏鄉的師資缺乏也無法能讓學童們去善用這些設備。
林璟佑表示,偏鄉弱勢族群進行數位學程的授課,希望藉由團隊的協助,縮小城鄉間資訊利用之差距,同時讓為這些花蓮未來的種子們能透過數位化教材和科技工具的創新應用,讓教育不再制式化且更具自主性的發展。
團隊成員們除了對應著這些課輔班孩童們只能在晚上進行學習上課的情況外,在前往偏鄉的道路上也充滿著各種突發狀況、以及如何帶領這些孩子們耐心講解著這些他們聽不太懂的課程內容;同時也預訂五月前往花蓮縣崇德村為當地的課輔班小學童進行課程。
林璟佑說,在長久的經營下,行動車團隊也希冀著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企業民間伙伴們一同加入行動車的行列,為偏遠地區的教學普及與提升努力,靠著你我的付出,期望能幫助花蓮的孩童們翻轉教育,與未來的世界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