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區/記者黃聰明報導
教育署辦理第一屆原民重點學校新校園運動專案評鑑,中南區多所國小得獎,新社國小得到第二級第二名,獎金四五○萬元,春日、鶴岡國小獲得第三級第三名,獎勵金三五○萬元,春日國小還獲得最佳文化傳承獎第二名。
教育署今年辦理一○六年第一屆原民重點學校新校園運動專案,專案計畫就是在校園內營造在地特色的原民圖騰、建物等環境或是原民傳統植物等,讓原民重點學校呈現地方文化特色。
教育署不但資助申請學校所需的經費預算,上個月初辦理新校園運動專案評鑑,評鑑小組到各學校實地勘查、了解參加新校院運動的原民重點學校所營造的在地文化特色,這個月初評鑑結果出爐。
花蓮縣中南區好幾個學校獲獎並獲得獎金,最出色的新社國小,獲得第二級第二名,獎勵金四五○萬元,春日、鶴岡國小並居第三組第三名,獲得三五○萬元獎勵金,春日國小、豐濱國小雙雙獲得最佳文化傳承獎,明利國小則獲得最佳用心解說獎。
春日國小阿美族傳統住屋工程以在地工班、在地建材、傳統工法蓋建,歷經三個多月於今年三月份落成,這棟傳統住屋的建立與所呈現的傳統屋、將是在地原住民族教育與多元文化教育永續推動的開始。
這棟傳統住屋建坪五十二平方公尺,是一棟具有在地原民秀姑巒阿美族風味及文化的建築物,內部設置大通舖箭竹床、文物用具儲藏間、部落文化傳承教室、火爐區等設施,特別採取傳統工法及建築方式施工,由在地原民工班負責起造。
鶴岡國小校園內蓋建阿美族家屋「La luma」an」,四月份完工,也是以部落工班、技術、人力等資源及部落頭目、耆老的指導所改造,是學校與部落共同合作的繳出完美成果,第二期的計畫,學校也已經擬定好了施作的方向,搭建taluanr工作屋、sefi廚房、suku穀倉、露天燒陶區等,讓鶴岡國小就是一座阿美族家屋形式的文化園區,隨時可以體驗祖先的傳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