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婕妤/報導
吉安鄉原住民捕魚祭(米拉底斯Milaedis)活動,九日在吉安鄉各部落舉行,許多部落除祭祀感恩、辦理捕魚傳統活動外,也規劃各種趣味同樂競賽,部落族人們圍在一起烤魚、炸魚、煮魚湯,有些部落則搭配秋葵、薑、海菜、貝類、杜倫、糯米飯等多樣料裡共同品嚐祖先流傳下的原味魚食。
一年一度的傳統捕魚祭將於六月九日展開,至六月十七日止,共計有十九個部落,基於尊重部落的意願,回歸各部落自行規畫辦理,吉安鄉長黃馨昨天上午陸續前往干城、南華、永興小台東、達拉讚、歌柳灣、七腳川、勝安、永安、慶豐等九個部落到場與頭目、族人同樂,體驗不一樣的原民捕魚文化及阿美族生活技藝。
吉安鄉、壽豐鄉、花蓮市、新城鄉等地屬北區阿美族,由於地理位置臨海、河較近,以捕魚、務農維生,祖先靠吃山吃山,靠海吃海,夏季撒網捕魚、冬季狩獵捕鳥。頭目聯席會長吳德煥說,受制於自然環境的影響,回歸至各部落廣場,除了品味鮮魚美味,也教導八卦網捕魚的技巧。
永興村小台東部落捕魚祭,發揮創意,將傳統撒網活動改為陸上撒網,並以西瓜、苦瓜、小黃瓜、茄子等蔬果當作各種魚類,讓大家體驗撒網,頭目陽光福也特別規劃了拔河、吃西瓜比賽,透過活動吸引許多在外地就業、求學的族人返鄉,凝聚族人的向心力,永續傳承阿美族的傳統文化。
「希望把傳統阿美族團結的精神傳承給下一代」吳德煥說,部落文化其實就是生活呈現,隨著科技進步,部落生活不僅改變,傳統技藝也逐漸出現斷層與流失,許多孩子認為魚很容易買的到,不需要去補,但捕魚強調的是團結的精神。他說阿美族是一個樂於分享的族群,早期大家一起在較小的河溝捕撈魚隻,雖然是靠自己的智慧及力量與大自然搏鬥,但抓到的魚需全部重新平均分配給每個人展現敬老尊賢、相互關懷及合作的美德,這不僅是展現阿美族靠山靠海的生活信仰文化,也是體驗生命共同體的共合、共生,這是需要傳承下去的文化精神。
永安部落族人約三百多位,其中男性比例平均年齡為六十歲,吳德煥說部落呈現老年化,希望年輕朋友都能多多參與,村長聯誼會長郭仁添也說,歲時祭儀的主要意義就是傳承,透過活動凝聚族人的向心力,並希望能夠透過文化活動達到傳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