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要聞

花蓮要聞

2018-06-12
花蓮有靠山 看見土地的生命力
文總影像徵集成績揭曉 副總統陳建仁頒獎
分享至


圖:中華文化總會舉辦「花蓮有靠山–影像徵集活動」,11日在花蓮頒獎,副總統陳建仁(前左3)出席表揚獲獎者並合影。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花蓮○二○六強震後,中華文化總會舉辦「花蓮有靠山」影像徵集活動,副總統陳建仁十一日到花蓮出席頒獎典禮,他說,地震後全國人民齊助花蓮恢復原本的美麗,可見花蓮有靠山。

  中華文化總會舉辦的「花蓮有靠山」影像徵集活動,自三月六日至四月底間,共徵得六一七件攝影、一二四件影音多媒體作品,其中卅二件獲獎;攝影組由王昭貴的「豐收」作品獲首獎,影音多媒體組首獎由王亭婷的「文化的樣子」獲得。

  頒獎典禮十一日下午在花蓮文創園區舉行,文總副會長陳建仁、江春男及秘書長林錦昌都出席,並邀得獎者到場分享創作歷程。頒獎典禮還有尋人啟事樂團,以及曾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的創作歌手柯智棠演出。

  陳副總統恭喜得獎者表示,「花蓮有靠山」活動希望讓更多人關心花蓮,這場活動只是一個開始,精彩作品持續在園區展覽,也透過網路平台讓花蓮美麗風光和人文景致,展現國人眼前。

  副總統表示,地震過後,不只全國人民齊心讓花蓮恢復原本的美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寫了「台灣加油」;花蓮是有靠山的,就如同布洛灣的孩子們所說:「我們就是山,我們就是花蓮的靠山。」

  評審團攝影組召集人劉克襄表示,過去國民旅遊開始的時候,是膠卷底片相機的年代,花蓮銜接過去旅遊的模式,大家會在太魯閣牌樓拱門下或在秀姑巒溪泛舟時拍攝,這是那個時代的代表照片;九○年代後,可能還會有油菜花田或在金針花海拍照經驗。

  他說,這幾年來,花蓮的地方特色和小風小物開始被強調出來,例如鳳梨、賞鯨、撈鰻魚苗、水梯田、金針花等,已不再是大山大水的花蓮;人們找到凸顯出花蓮的特色,以及想要久居的理由,不只是「旅行」,而是「生活」。

  頒獎典禮一大亮點是考量花蓮諸多石材因地震而大量毀損,以致不堪用而將廢棄。文總特別從震災後受損準備廢棄的石材中,精挑細選做為獎座,將兩面磨亮,並透過水刀進行精密切割等繁複工序,製作獨具紀念價值的獎座。不但讓更多的人看見花蓮的美,並讓原本受損的石材得以另一種紀念價值延續下去。

  為了能讓民眾重溫花蓮之美,文總將於六月十二日至七月一日在花蓮文創園區舉辦「花蓮有靠山 得獎影像特展」,展出獲獎的攝影、影音作品。得獎作品已在活動網站:

  https://www.gacc.org.tw/Lovehualien/公布。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