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小菁╱報導
花蓮市公所昨天在花蓮市原住民文化歷史館舉辦「原跡織路」原創工藝暨師生聯展,將太魯閣族工藝師們擅長的編織帶應用在背包、帽子、皮件等不同的生活用品上,讓作品更具實用性。市長魏嘉賢表示,原住民是花蓮最具特色、最值得驕傲的文化資產,原藝作品更是花蓮最棒的伴手禮,未來更會協助原住民工藝品拓展商機。這次展覽從即日起至十一月十八日止,歡迎民眾踴躍前往欣賞。
花蓮市公所每年都會邀請工藝師舉辦展覽,透過策展的機會,增加工藝師與作品曝光行銷機會,更能藉由展覽平台,讓工藝師相互交流、討論,彼此激發創意,提升作品質量與精緻度。
花蓮市公所昨天在花蓮市原住民文化歷史館舉辦「原跡織路」原創工藝暨師生聯展,包括市長魏嘉賢、市民代表會主席蘇美珠、市民代表吳東昇、李正文、平島‧部定、縣府原住民行政處代理處長陳建村、縣議會秘書李裕仁及多位里長、頭目等人應邀出席。
魏嘉賢市長指出,花蓮市太魯閣族人數大約近兩千人,從民國一○○年開始,市公所輔導成立太魯閣族家政班後,透過家政班凝聚太魯閣族人並開辦多次工藝研習,從基本的平紋織、挑織,到織帶作品的應用,創作出別具特色的背包、帽子、手錶、圍巾,更與異媒材結合,打造出記事本、燈罩、琉璃燈飾等作品,精緻的程度讓人目不暇給。
他表示,市公所未來還會持續推動原住民傳統文化、工藝應用扎根,讓花蓮市原住民族人能夠培養第二專長,展現獨特文化魅力,同時改善家庭經濟。
這次策展的兩位靈魂人物陳子玄與陳婉麗,感謝市公所的輔導,讓原本如同散沙一般的太魯閣族人凝聚團結,藉著工藝研習讓傳統文化扎根。她們也感謝第一次教導他們運用織帶作品,創作編織畫的佳民國小校長林碧霞與美術老師林書羽,打開他們的眼界與思路,衍生更多繽紛、不同功能的織帶應用系列作品,讓原本僅止於欣賞的織帶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