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怡伶/報導
吉安鄉農會與稻香國小三十日一大早,聯合舉辦四健「幸福米語」活動,在農會秘書傅家村、水稻產銷班長胡志整與義務指導員、校長孫東志及老師等人帶領下,近五十位稻香國小學童,在學校旁約七分地的稻田上,學習割稻並感受太陽底下,農夫工作的辛苦。
現場不只有農會團隊、農友與稻香國小師生,更有許多爸爸媽媽也前來陪同孩子體驗,父母們也忙著拍照,紀錄暑假開始第一天寶貝的割稻生活;另吉安鄉代林源富也到場幫忙小朋友,整理割下來的稻穗。
孫東志說,稻田就在學校旁,一年四季全校師生,都看著這片土地耕耘、插秧、收割,很感謝吉安鄉農會四健會安排,讓大家有機會踩在稻田上,感受穀子成熟的喜悅,並安排爆米香與米香巧克力DIY等動手作活動。
還發現鳥窩 代表田區是友善安全的稻田
割稻過程,小朋友認識割稻機,也用手觸摸到餐桌米飯的前身「稻穀」,更近距離聞到稻穀香氣。孫東志說,最令人驚喜,就是割稻時,竟然發現鳥窩,裡面還有數顆鳥蛋,這代表田區是友善安全的稻田。
參與割稻學童有一到六年級,三年級王雅瑄與黎鈞洛說,割稻時,手臂癢癢的,才發現是風吹動稻葉,葉子在手臂上搔癢。
她們也提到,自己手太小,無法一次把把一束稻子都抓在手上,必須分次割完;割稻沒有想像中的困難,但曬太陽很熱,只割五分鐘就滿身大汗。
稻梗用途多
農家的重要資源
割稻機打下稻穀後的稻梗,一捆捆豎立在田間,到底要做什麼。農會秘書傅家村說,稻梗有很多用途,對農家來說這是重要資源,一定要收起來再利用。
它不僅可以鋪在菜田防雜草,還可以當作繩子。傅家村表示,早期養牛耕田時,如沒有鮮草可食用,乾稻梗上有稻葉,也可以餵牛吃,在農村稻梗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吉安鄉農會說,辦理田間割稻體驗,不僅體驗幸福米語的DIY,更希望小朋友在參與食農教育過程中,從小紮根,感恩生產者付出的勞力,並珍惜農作物都是土地上天的恩賜產物,也盼望小朋友在餐桌吃飯時,能想起快樂割稻的過程,更願意多吃一點,有著大地穀香的好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