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柏霖/報導
花蓮縣救國團規劃辦理「2018國家青年菁英領袖營」,在文化局演藝廳安排七場領袖講座,九日邀請莊淇銘、張瑞雄、李家同等人,為今年參與活動的八百位菁英學子,進行多元的講題,提升大學生對於自我認知及競爭力。
順應趨勢創造未來
知名教育學者也是演講名人的莊淇銘,曾任台北教育大學校長,他以自身的經歷,期勉在座大學生「順應趨勢創造未來」,而且強調學習不能間斷,目前擁有二十五項專長、十三種語言,都是靠著不斷啟發潛能,才能創造自我價值。因此學習多領域專長非常重要,過去工業社會是雙手萬能,現在的數位時代應該是雙腦萬能。
擴大學習領域
莊淇銘也分享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大腦更多被開發,擁有越多專長與能力。自從多年前接觸未來學之後,他認為,多元領域與多元語文,將會是未來的學習趨勢,就像現在不會電腦的人很容易被淘汰一樣,將來沒有多項專長的人也很容易被淘汰。一個人只有一項專長,那已經是過去式了,一個人有多項專長、會講多種語文,才能應付未來的變化,才能夠存活。
現任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和花蓮有著極深淵源,國立清華大學計算機管理決策研究所博士,民國八十一年起任教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於民國87年起在國立東華大學資訊工程系任教,歷任資訊工程系主任、學務長、教務長、副校長,及擔任共同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東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任、數位內容科技中心主任等。一O一年擔任臺灣觀光學院校長,日前調任台北商業大學校長。
讓學生發揮潛能和實力
張瑞雄可說是資深的教育專家學者,這次他以「台灣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從人口說起」為題,說明在少子化衝擊之下,台灣教育面臨了沒有學生的情形,因此教育單位更要走出校園,大學不再是象牙塔,要加強服務學習課程、服務社會,同時爭取資源培養狀元,如何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實力,是重要責任。
李教授演講一開始即破題表示,大學生的競爭力應以下列為基礎:(1)好的基礎學問(2)好、有用而且日益改進的專業知識或技術(3)廣泛的普通常識;(4)好的EQ(5)好的邏輯思考能力(6)好的表達能力(7)好奇心。除逐一說明外,並以詼諧的口吻舉出許多實際的例子,讓現場同學受益匪淺。
重視基礎教育
強化教育品質
李家同表示,現在大學生缺乏競爭力,根本問題就出在任何學問的學習,未能建築在基礎學問上,他曾看過許多大學生寫出英文錯誤文法,大家應重視基礎教育、做好教育品質管制。還必須具備六點競爭力基礎包括:基礎學問、有用且能日益改進的專業知識或技能、廣泛的普通常識、EQ、邏輯思考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具體實際的內容深獲學生認同獲得滿堂喝彩,甚至問題交流反應熱烈延長至三十分鐘。
經過兩天七場次領袖講座之後,國家青年菁英領袖營八百位學員晚上將安排到東大門夜市尋寶趣,並且探索花蓮城市的人文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