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陸客銳減是事實,但遍尋不著大陸官方下令限縮的文件或命令,為什麼?答案是大陸官方「技術性操作」,包括「表格不足」、「額滿」等理由,是「只能說,不能寫」口頭轉達方式。
為什麼陸客減少了?大陸官方大陸國台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表示,兩岸形勢的變化引發憂慮,使得旅客赴台旅遊意願下降。官方把責任推給「人民來台的意願下降」,但觀光人士認為,安峰山雖說場面上的「官話」,但對大陸的旅行社而言,能領悟到其用意。 各省以不同理由技術性限縮
今年七月間台灣的電視播出「七月廿日後大陸停止赴台旅遊」簡訊,台灣旅遊業者陸續收到訊息指出,包括湖南、湖北、四川與河南等各中國各省旅遊局,以不同理由「技術性操作」模式,加重力道限縮陸客來台旅行市場。但隨後,大陸媒體都報導當地旅遊局都表示「沒有這樣的訊息,目前赴台遊業務正常經營」。
雖然上述訊息都是「傳來的簡訊」,也可能被解釋為「各省自主行為」,惟熟悉兩岸旅遊市場生態的資深旅遊業者從簡訊中明確指出,陸客團量今年五月後逐漸減少,由於蔡英文始終未對「九二共識」明確表態,因此大陸方面已開始藉減少陸客來台,對台灣展開經濟戰的「震撼教育」,就是讓台灣過去一年陸客的觀光產值收入三、四千億不再重現。
蔡政府上台至今,大陸「下馬威」逐步限縮陸客來台限額,嚴重衝擊國內旅行業與陸客市場,如今旅行社業界盛傳,陸客團配額少五成,陸方更下達「三不禁令」,就是不銷售、不推廣也不販售台灣旅遊產品。
無白紙黑字 陸委會「無法證實」
不過,陸委會澄清,該消息沒有證實,也無接獲相關訊息,包括先前傳出限縮陸客來台措施等,各種傳聞都並非事實。陸委會是官方機構,大陸方面技術性操作限縮又沒有白紙黑字的命令,陸委會自然會指「沒有證實」,因為「無法證實」。
限縮陸客,台灣一點辦法也沒有, 陸委會僅表示,陸客減少的問題,會持續透過觀光小兩會向陸方明我方立場、進行溝通,推動陸客來台是政府既定政策,有助於雙方旅遊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兩岸人民良性互動,歡迎陸客觀光立場不變,呼籲中國大陸以開放態度面對陸客來台。
陸委會歡迎是一回事,陸客來不來又是一回事,大陸官方技術性操作又是一回事,大陸除了拋出「陸客來台觀光人數緊縮」,再方加上「陸生來台就學及交流名額限縮」、「兩岸虱目魚契作『喊卡』」、「台灣進口的柑橘類水果要加強檢疫」「國台辦、陸委會以及海協會、海基會的溝通協商機制中斷」等議題向台方施壓,
人民看不見蔡政府因應之道
兩岸在五二○新政府上台後的關係,該「何去何從」?台灣人民看不見未來,也見不到蔡政府,面臨目前的觀光產業困境,有何因應之道?
業者說,去年暑假旺季一天有六百多團,今年只剩一百五十多團,衝擊不只是旅行社,連遊覽車公司、旅館業,都傳出要賣車、賣旅館。統計今年五月到目前,陸客總入境人數減少約百分之廿、團客減少約百分之卅五,但自由行則增加百分之七。觀光業者說,自由行的購買力不如團客,我們要是的消費能力高的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