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社會

花蓮社會

2018-07-31
水圳打果汁 微水力發電新時代
「花蓮農村矽谷實驗室」以水力發電打果汁、烘焙蛋糕 顯示水圳足夠提供農民農作所需電力
分享至


圖:水保局花蓮分局長陳淑媛與社區及專家們共同在水圳旁,與水輪機共同合影。(記者劉怡伶/攝)
 

記者劉怡伶、蔣邦彥/聯合報導

農村水圳微水力時代到來,由干城社區發展協會、初英山文化產業交流協會主辦,水保局花蓮分局與干城、南華社區協辦,並結合花蓮四維高中師生,在三十日上午舉辦「微水力應用發表會暨工讀服務結訓」,在大家見證下,正式啟動「花蓮農村矽谷實驗室」,現場更以水力發電打果汁、烘焙蛋糕,顯示水圳有著「奈米級」的微水力,是足夠提供農民農作所需電力。

水保局花蓮分局長陳淑媛除感謝水利會支持,及花蓮干城、南華社區和專家等共同合作下,長期研究農村水圳的發電與應用模式,五年來初步試驗,終於獲得成果。

    透過水的力量 轉動水輪機帶動發電機產生電

她說,透過水的力量,轉動水輪機帶動發電機產生電,電瓶儲存後,轉換成電能供應,花蓮有很多水圳,希望給農村再生社區後端使用;不僅運用在農田,也能帶動社區食農教育,讓種出成果變成佳餚,也讓學生遊客前來體驗,這屬於綠能沒有污染的花蓮在地生活。

「花蓮農村矽谷實驗室」發起人洪健龍表示,以往大型水利設施,是透過水位落差產生動能,但農村水圳是平流式,必須有適合的水輪機,透過水流轉動葉片產生動能。

    發電量可達三十五瓦

工程師陳仁性所研發的水輪機,獲得政府專利,並在吉安鄉吉安圳支流,經過長達五年實驗、不斷改良,終於能長期穩定轉動,發電量可達三十五瓦,未來將持續改良,提升發電量。

利用吉安圳支流水圳發電的微水利,提供給附近以網室種植小番茄的農友梁紹強。他說,目前有用在網室照明,尤其夏天白天熱,晚上在,照明提供很大的幫助,可以利用夜晚工作與採摘蔬果,希望未來增加通風設備,讓網室內氣流更流通。

水輪機最怕水圳有雜物,希望大家能共同重視水圳清潔維護。梁紹強也說,水圳不太有缺水問題,只有在陸上颱風警報發佈關水門,或穗休時期才會受影響。

初英山文化產業交流協會鍾寶珠表示,發展微水力應用,就是希望幫助農村轉型,期盼將來能運用,提供電動車、手機等充電,並藉綠能教育推廣,應用在農業、娛樂,還能轉換其他能源,協助農業和生態社區永續發展。

她也強調,所謂「花蓮農村矽谷實驗室」場域,就在農田水圳邊,希望以矽谷精神可以無所不在,這次以拋磚引玉,讓更多人認識微水力,也盼未來遍地開花,運用普及到各地農村。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