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國豐/報導
財團法人石資中心昨天於花蓮後山‧山後館,舉行光復鄉「一起吧Mapolong」∣經驗光復之美特展,石資中心董事長林慶明呼籲鄉親及遊客來花蓮一定要來參訪後山‧山後館,選購花蓮最在地且高優質的伴手禮及相關商品,中央五大創新產業可惜沒納入花蓮,期盼中央多在政策上協助東部,多挹注資源,幫忙東部中小企業及特色農產品與文創商品來行銷與建立知名度。
光復鄉長謝宗淵表示,位於花東縱谷的光復鄉,素有「樹豆的故鄉」之稱,此次石資中心與光鄉公所攜手舉辦的「一起吧Mapolong」特展,從師月十七日登場至十二月卅一日,歡迎全國鄉親闔家造訪花蓮光復鄉,同時到後山‧山後館選購光復鄉嚴選、優質的各式農特產品及原民手工藝品等。
後山‧山後館昨天上午舉行光復鄉「一起吧Mapolong」特展,包括行政院東服中心執行長許傳盛、縣府觀光處代理處長彭偉族、立委徐榛蔚、蕭美琴服務處代表、議員林秋美等出席。
發展綠能氫能車
針對石資中心董事長林慶明希望中央多挹注資源,行政院東服中心執行長許傳盛表示,五大創新產業雖沒納入花蓮縣,但綠能產業中有一項花蓮已投入多年,即華紙與東華大學等合作研發的氫能車,華紙造紙過程中生產大量氫氣,可以收集並轉換成為汽機車料,目前已有相當豐碩成果。
此外,中央或接續協助東部打通交通動脈,包括鐵路部分的花東鐵路雙軌化,明年納入預算辦理規劃,蘇花改確定於一零八年前完工通車,航空部分,除了十二月出花蓮、香港直航即將啟動,第二階段將推動花蓮與日本包機直航,陸海空多元發展,花蓮未來發展將商機無窮。
石資中心表示,此次光復鄉「一起吧Mapolong」特展,核心是從一零四年起在光復鄉開始推動的,傳統生態知識創新有機農業發展計畫,整合光復鄉有機農業,推動大農帶小農的互助合作模式,發揮「架橋與通路」功能,加工廠相互依賴開發產品與行銷通路,為光復鄉有機農業注入創新的能量與活力,並開發出具發展潛力的農特產品。
扮演東台灣特色產業重要行銷平台的「後山‧山後故事館」,本次特展推出光復鄉優質米、黃豆、黑豆、米酒釀、鹽麴等農產品及原民手工藝品如布包、陶藝品等,民眾除可感受光復之美,也可體驗光復的有機農產品以及傳統技藝製作的原民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