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議晨/報導
台灣創價協會與花蓮縣府合作,即日起於文化局美術館展出「樂山樂水│郭雪湖回顧展」,將台灣膠彩畫先鋒郭雪湖的作品,巡迴至花蓮展出。包括民眾熟知的《南街殷賑》、《圓山附近》等作品一併陳列,作品展出完整性堪稱台灣早期美術史縮影。
郭雪湖出生於一九○八年,是日據時期具代表性的台灣畫家,也是台灣膠彩畫的重要推手。台灣創價協會導覽員黃沛緹說,郭雪湖作品帶有鮮明的地方色彩,並以細膩典雅的手法表現。例如民眾熟知的《南街殷賑》,他便為了構圖完整,讓日據時期的大稻埕街景完整呈現,包括畫作裡的人物、衣服、招牌等,完整表現台灣早期的庶民生活。
郭雪湖畫作構圖縝密、風格多元,除了擅於描繪庶民生活外,也擅長表現台灣各地風景之美,黃沛緹說,郭雪湖創作力求完美,因此他的作品一筆一畫均十分工整,如《圓山附近》為求完美,光是底稿就在台北圓山寫生半年。並以色彩、細膩筆觸,表達作品意境。
在郭雪湖習畫過程裡,還有一段為人津津樂道的逸聞,黃沛緹分享,郭雪湖從小就熱愛美術,十五歲時,他自公學校畢業,當時台灣各校還沒有「美術系」,於是在導師建議下,鼓勵他就讀台北工業學校土木系,主因是該系有開設「繪圖」課程。
她說,郭雪湖興高采烈的前往就讀後才發現,土木系的繪圖並不是畫畫,而是尺規與結構,最後因與志趣不合,就讀一年後中輟退學,轉而在家自學繪畫。
十六歲時,郭雪湖母親帶著他至蔡雪溪門下學畫,並從此開啟他的藝術創作人生。郭雪湖的作品曾影響當時本土畫家的創作風格,一九二七年他以水墨畫《松壑飛泉》入選首屆「台灣美術展覽會」,當時獲入選作品卅三件,其中有三件為年輕台籍作者陳進、林玉山及郭雪湖創作,三人並譽為「台展三少年」。
「樂山樂水│郭雪湖回顧展」展出至十一月廿六日,展覽期間有專業導覽員為民眾解說,十月卅日上午十時卅分將舉辦開幕儀式,歡迎民眾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