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社會

花蓮社會

2016-11-09
認真中學生 自強學子探討海廢、蘇花改
花蓮縣小論文競賽 獲二金二銀八銅獎
分享至


 

記者李婕妤/報導 
花蓮縣一○五年度網路小論文暨本土使命式學習競賽,自強國中成績優異,分別在「四大領域各類議題」中,囊括各類一金、一銀、二銅、二優選,「社會人文」一金一銅二優選,「本土關懷」一銀三銅一優選以及「自然科學」二銅獎一優選,共有十八件優秀的作品獲得肯定。 
榮獲社會人文金獎作品「花蓮舊監獄今昔風情研究」,探討改建的原因與花蓮居民對於自由廣場的看法,參賽學生劉芷安表示,花蓮舊監獄遺蹟於昭和十二年至今,市公所曾向中央爭取經費改建城垣園,在拆與不拆之間抉擇,導致規劃工程延宕,經花蓮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決議列入古蹟,指導老師紀博三與林慧貞。 
榮獲各類議題金獎的作品「如果比奇堡消失了……珊迪怎麼辦?」,參賽學生為八年級林靜怡、汪茹涵、汪芷筠、吳芝婷表示,國小校外教學時,到花蓮港賞鯨,期待能看到海豚飛舞,卻只看到一堆漂浮海面上的人造垃圾,希望把海洋保護這個觀念植入大家的心中,共同維護環境,指導老師為簡子凱與紀博三。 
本土關懷銀獎作品「蘇花改不改?民眾對蘇花改工程延續問題看法之研究」,研究學生張詠忻表示,每回往返花蓮與台北常看到蘇花公路有落石、坍方,許多花蓮鄉親也常因天候而回不了家,「蘇花改」議題在近年更占據花蓮地方新聞很大的篇幅,藉由問卷,了解蘇花改興建與漢本遺址保留的支持度。 
榮獲各類議題銀獎作品「用客觀角度探討寶可夢」,參賽學生為王宇森、林睿璿表示寶可夢在台灣開放後造成一股熱潮,為了解大眾對寶可夢的看法,以網路問卷來調查和分析。 
八件榮獲銅獎的作品分別為各類議題作品「死刑廢不廢?死刑存廢之調查研究」,參賽學生古芸庭、黃鈺婷,與「博愛不博愛?│博愛座存廢問題調查之研究」,參賽學生張郁翎、劉芸如。 
本土關懷作品「民眾對花蓮火車站改建想法之調查研究」,參賽學生王淳永、沈奇澐,與「東大門夜市觀光效益及人氣美食調查之研究」,參賽學生蔡何佳翰、簡楷蕎,以及「好溪好水好純淨 白鮑溪與七腳川溪環境檢測調查之研究」,參賽學生李雨萱、趙庭毅。榮獲自然科學銅獎作品「錯誤產生科學,科學產生「錯物」│探討硫酸鹽類與碳酸鹽類生成之錯合物的關係」,參賽學生王廷瑀、張均竹,與「一個甲說│複型小趾甲之遺傳研究」,參賽學生葉宜綸、徐期軒。另外還有榮獲社會人文銅獎作品「花蓮縣國民中學資賦優異學生與普通班學生歸因型態之研究」,參賽學生王思元。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