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文杰/報導
壽豐鄉民代表會第20屆第4次定期大會昨天開議,首日議程為鄉長施政報告,鄉長張懷文親領鄉公所各課室主管列席與會。張懷文肯定鄉民代表們積極爭取鄉民福祉的表現,也感謝代表同仁都能秉持理性問政態度,持續給予鄉公所團隊策勵與鼎力協助鄉公所推展各項鄉政建設。
張懷文表示,極度氣候已對環境產生巨大影響,除全球氣溫升高外,更引發強降雨等模式,造成今年七月颱風接踵而至,形成壽豐鄉多處災情發生。她說,鄉公所面對颱風密集來襲,除立即依規定成立災害應變中心外,也積極處理各項防颱救災工作,她本人也在風雨稍歇後,立即率建設課團隊會同各村長至各村巡視災情,並及時發掘災情發生原因與災後因應措施。
颱風災情復建快速
張懷文說,近兩年來,在代表會的支持下,陸續完成各項重要建設,如溪口部落文化聚會所也在立法委員鄭天財居中協調下,獲得行政院原民會與花蓮縣政府大力支持,在今年六月二十五日已舉行啟用典禮,後續第二期工程也在今年十月辦理。而壽豐鄉月眉部落也正積極整合族人意見、著手推動聚會所興建作業中。
還有共和景觀鋼構橋也在日前辦理動工典禮,另內政部營建署核定1481.5萬元辦理「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道路人本環境建設第一期工程」。至於壽豐鄉都市計畫通盤檢討,預定在一○六年六月辦理鄉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
有關七月颱風災情災修復建工程,縣府則已核定鄉內四件工程經費。而自來水公司已陸續在溪口村、豐山村及平和村進行舊有管線汰換工程,待自來水公司完成管線埋設工程後,鄉公所則分別進行路面修復工程。
張懷文說,建設資源充分活化運用是她相當重視的項目之一,鄉公所也以各項活動舉辦方式,具體提升資源設施的使用率,以帶動地方藝文風氣與居民良善的記憶。
五點施政說明
對於日後施政,張懷文特別提出五點說明,包括:
一、持續推動東華大學聯外道路之興建,待日後完成,一定有助於台11線(含海岸山脈西側花193線)、台11丙線、台9線間的連結,加速開通此一東西向道路系統,不但可提供民眾更便捷的交通與連繫,更能早日實現開創繁榮壽豐的新契機。
二、繼續提報「東華大學正門道路景觀與人本環境改善工程」第二期工程計畫,全力向內政部爭取經費改善大學城周邊道路景觀與環境;第一期計畫是以東華大學正門南側人行道及景觀環境列為優先施作項目,第二期計畫則是納入東華大學正門北側人行道及景觀環境改善工程。
三、提報「沼田溝及壽豐國小道路景觀與人本環境改善工程」計畫,爭取經費打造沼田溝沿線堤岸(自東線鐵路旁延伸至公園路)作為民眾及遊客休憩漫遊場域;最後延伸至公園路及壽豐國小週邊道路,將鄉行政中心周邊景觀道路完整串聯,提升作為兼具生活休憩及行銷鄉內輕旅行效益的地方重要網絡。
四、結合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風景管理處建構地方特色地標發展策略,提報壽豐鄉中山公園納入縱管處整體開發計畫;預計完成後,將以壽豐火車站為中心,車站東側亮點為共和村鋼構景觀橋,車站西側則以中山公園居高臨下,環抱鄉行政中心,待建設完成可有效提高壽豐鄉觀光形象辨識度。
五、為充分活化鄉文化創意館(原豐田市場)並提高使用效率並活絡豐山地區觀光文化經濟產值,鄉公所同意無償提供該場館建築物及土地,全力配合花蓮縣文化局籌設「花蓮縣考古文化館」;花蓮縣文化局為表達對地方民意的尊重,已於104年辦理花蓮縣考古文化館籌設計畫規劃設計案社區座談會,經溝通並交換意見,已達成共識,目前全案已由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建築師事務所進行設計,預計108年正式啟用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