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台東要聞

台東要聞

2016-12-01
原住民狩獵未來有希望由部落自主管理
林務局邀幾個部落執行先驅計畫 逐漸朝「打獵前不須事先報備,只需事後備查」方向努力
分享至


圖:布農族男子王光祿因孝親上山打獵,而被判刑三年六個月,引發原住民不滿,上百人至法務抗議。(記者吳宏聲/翻攝)
 

記者吳宏聲/報導 
原住民狩獵,未來有希望由部落自主管理了。農委會林務局表示,目前已經邀幾個部落執行先驅計畫,逐漸朝「原住民打獵前不須事先報備,只需事後備查」的方向努力,慢慢提高部落自主管理比重。 
目前原住民族若要上山狩獵,必須事前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交代預計狩獵物種、數量,跟原住民族傳統狩獵禁忌產生衝突,整個狩獵過程也充滿不確定性。 
先蒐集意見 
林務局表示,第一步是先蒐集意見。今年九月時,已請各縣市政府到原住民狩獵地區辦說明會,蒐集各部落對於管理辦法的意見,例如有哪些悖離文化傳統之處,或是那些物種已經不符合需求等等。 
先驅試辦計畫 
為了打破原住民族和動保團體的僵局,林務局委託屏科大和東華大學的教授,在嘉義鄒族的部落進行原住民部落自治管理的先驅試辦計畫。透過每家每戶的訪查,調查一年會有幾次的祭儀活動,有哪些野生動物物種和數量的需求,精算出鄒族在阿里山一年大概需要多少狩獵總量,未來擬採總量管理的方式進行。 
回歸到部落自主 
也就是說,未來原住民狩獵將回歸到部落自主的模式,讓部落長老進行部落獵人的掌理。明年會先在全國幾個部落自主性較高的部落,進行先驅的計畫操作。未來將把政府的權力轉移給部落處理,原住民打獵,不必要事前跟政府申請,只需要後續的監測和查核,以維持山林資源的平衡。「如何讓野生動物的保育和原住民文化的保存這兩條線並行而走,而不是互相打架,才是最重要的。」 
採漸進式先開放 
部落其實有大有小,內部組織的自主能力有強有弱,因此在推先驅式試辦計畫時,也希望訂出好的模式跟標準,讓動保團體接受。因此,採取「漸進式」先開放,不可能一次開放,如果引起更多異義,反而對原住民更不好。 
修正野生動物名錄 
至於野生動物名錄的修正,林務局說,明年會啟動整體性的修正,如果山羌的數量確實很多了,就會從保育類動物除名。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