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生活

花蓮生活

2016-12-13
吉安溪護岸改建 獲優良農建佳作獎
堤頂並新闢防汛道路 兼具防災與休閒功能 公所感謝水保局補助
分享至


圖:大山橋上游護岸工程完工後全景。(吉安鄉公所提供)
 

記者劉怡伶/報導 
  吉安鄉公所昨天表示,由吉安鄉公所主辦的「吉安溪大山橋上游護岸改建工程」,榮獲一○五年度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治山防災類佳作工程。 
鄉長黃馨感謝主秘高文彬及公所同仁的共同努力,也感謝水保局花蓮分局長陳淑媛及前立法委員王廷升,積極向農委會水保局爭取「吉安溪大山橋上游護岸改建工程」,獲補助一千七百二十萬元經費,改善護岸工程,並在堤頂新闢五百六十三公尺的防汛道路。她說,這不僅貫通大山橋到吉安翠堤橋,同時結合防汛道路,也達到防災與休閒觀光的目的。 
  公共建設,是國家經濟持續發展及提高國民生活水準的重要動力,公共工程的良窳關係居民生活品質至鉅。黃馨提到,為維護吉安溪上游沿岸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提升觀光產業及營造友善城市,吉安鄉公所再一○四年提報整體性治山防災計畫,設計中不僅考慮安全性,也將工程設計結合創新性。她強調,獲獎是肯定,也是繼續向前的動力」。 
改善急彎 
治山防災 
  將原河道一處急彎河道,利用國有地辦理撥用,改善原有急彎,降低對凹岸的攻擊,避免溢堤,同時也利用堤頂興建防災步道,供防災搶險及民眾休閒運動之用,更依據不同坡度的原有護岸,設置不同補強方式,也在護岸設置漿砌塊石,營造生物棲息空間,增加生物多樣性。 
  由於原有護岸坡度及基礎形式不一,工程面臨相當挑戰。主任秘書高文彬說,需依據現況妥善設計銜接面,以符合設計及現地需求;另防災步道雖為國有地,但已有承租戶,經多次溝通協調,拆除部分鐵皮屋並退縮綠地,才能達成工程與民眾雙贏的結果。 
國產局協助撥用土地 
  工程主要是,治理大山橋上游彎道,增加通洪斷面減緩流速,另在彎道右岸衝擊面上下游,採基礎加固及護坡加強等工法,避免掏空地基,現階段進行沉箱式基礎工程,鞏固加強衝擊面,在國有財產局協助下,讓左岸既有護岸線退縮,加寬河道減少衝擊。 
  高文彬表示,為善用疏浚土方,就地挖填取得平衡,將河床整治成深槽區及高灘區,不僅環保,也能節省經費。另計畫除護岸改善工程,也在堤頂新闢五百六十公尺防汛道路,因應平時巡防、搶險使用,更能提供民眾休閒行走。 
堤頂將新闢自行車步道 
  黃馨感謝吉安溪上游經各級機關整治後,已大幅降低土石流及淹水風險,並表示工程完工後,將可保障吉安溪大山橋上、下游居民安全;堤頂也將新闢新的親水線自行車步道,將串聯吉安翠堤橋、日光、白雲步道及親山線,與原有親水線自行車步道,讓吉安鄉環鄉自行車步道更加完整。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