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柏霖/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與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昨日舉辦「幹細胞佐劑。MitoBurst」成果發表暨專利授權簽約儀式,盼透過與產業界合作,結合雙方各自的實務經驗,為需要的民眾帶來重生的希望。
幹細胞生長佐劑
培養速度最高加快一倍
花蓮慈濟醫院針對幹細胞療法,研究部歷經三年研發,推出「幹細胞生長佐劑│MitoBurst」,並取得多國專利,該成果最大的特色,就是能讓培養幹細胞的速度最高加快一倍,能造福有迫切需求的病友。
幹細胞是人體組織器官的原始細胞,能分化成不同的組織細胞,也具有經過細胞分裂後,複製成千萬個相同細胞的能力,具由「分化」及「再生」的原始細胞即是幹細胞。
為一些目前仍無法醫治的病帶來曙光
慈院表示,幹細胞可以為組織、器官進行更新及受傷修復的特色,讓幹細胞醫學一些目前仍無法醫治的疾病,帶來一線曙光。但是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首先要先「找到對的且品質好的幹細胞」,並且有足夠的數量才具有療效。
簽約儀式由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與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代表進行專利授權簽約,雙方並互贈結緣品,盼有機會的話,未來展開更多合作,透過幹細胞造福廣大民眾。
慈院研究部博士孫立易表示,以治療腦出血為例,目前有研究指出,可能至少需要約一億個功能良好的幹細胞,肝硬化則是需要二億個,糖尿病足甚至可能需要一百億以上的幹細胞。
目前花蓮慈院研究團隊專注於從人體自身的脂肪或嬰兒臍帶去找出間質幹細胞,再透過MitoBurst的添加,培養出數量足夠、功能更好的幹細胞。另外,利用人類自體血清培養間質幹細胞可以避開異種污染的問題;並且提升間質幹細胞之分化潛能及激素分泌量,進而得到更佳療效。
孫立易說,幹細胞醫療的應用範圍很廣,但是這些的基礎都在於要有足夠多、品質好的幹細胞,從源頭的性別、健康狀態,到幹細胞的取得方式、培養方式等等,都會對幹細胞的培養產生影響。
對需跟時間賽跑的病人 就是成功的關鍵
孫立易博士表示,一般而言間質幹細胞需要24到48個小時才會進行分裂,要培養到足夠數量的幹細胞數,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添加了MitoBurst的之後,可以減短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的培養時間,對於需要跟時間賽跑的病人來說,縮短的時間可能就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
林俊龍表示,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疾病,就是一種最常見的幹細胞醫療方式,但其他的應用醫療方式,大多還是停留在臨床試驗階段。
花蓮慈院目前針對出血性腦中風、眼科及器官衰竭疾病,進行幹細胞醫療的研究,研究成果顯著,期望藉著研究與醫療團隊的合作下,未來能盡快成熟的應用在臨床醫療上。
董事長蘇文龍表示,尖端醫自創立以來即深耕生技醫藥領域,除了致力於水產、畜產、農產品及食品安全檢測試劑,目前也積極投入新藥開發,在幹細胞增生技術方面,已陸續取得中國大陸、新加坡、中華民國、俄羅斯、日本、美國、韓國、歐盟等多國專利。
蘇文龍說,很開心能有機會跟慈濟醫療志業合作,相信雙方可以共同發展幹細胞治療產品,幫助更多需要治療的病人,讓臺灣引領國際細胞治療的趨勢。
近年來,幹細胞及細胞治療領域蓬勃發展,目前全球約有六百七十九件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台灣有十三件,而加拿大、日本與韓國等國已有幹細胞新藥核准上市,用於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膝關節退化、腸道疾病及降低細胞移植風險等。慈濟醫療與尖端醫的產學合作,更是幹細胞治療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