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怡伶/報導
在花蓮農改場任職三十五年的黃鵬,在昨天卸任場長一職,大家都祝福他在退休生活,能舒活養生,雲遊四海,更期盼隨時提供農業建議與各單位互動。黃鵬民國七十一年進入花蓮農改場,九十七年陞任場長,農委會副主任委員黃金城在會場,也讚揚黃鵬樹立領導典範。他說,擔任場長期間,建立領導典範,帶領花蓮場在農業研發及輔導推廣上,獲得豐碩成果。
黃鵬帶領花蓮農改場建立「有機樂活、健康安全及原民產業」三大施政重點,在花蓮縣及宜蘭縣創造許多農業科技研發成果,包括育成命名二十二個作物品種,其中十二個取得品種權,另有三十項取得專利,並推動九十七件技術移轉及品種授權,績效卓著,深獲各界肯定。
花蓮農改場深入原鄉部落服務,在一○三年獲得行政院頒發,全國第六屆第一線服務機關「政府服務品質獎」,花改場是農委會第一個獲獎機關。另黃鵬也率領團隊,推動國內創新研究領域│生產與環境保育兼具的生態農業。
另黃鵬重視並積極與團隊,推動轄區有機生產的研發及推廣,截至一○五年十月底,轄區有機生產及驗證,驗證面積一八七八.一公頃,佔全國的百分之二七.五,其中有機水稻面積一○七四.四公頃,佔全國百分之五八.四,高居全國之冠。
創新農田生物多樣性與環境建構研究,推廣生態綠籬、原生草生植物,吸引不同天敵昆蟲營造生物多樣性環境,這也是黃鵬任內在國內首創之舉;以非保育生物橙瓢蟲、長腳蛛,作為指標生物的水稻田綠色保育標章,為花蓮生態農業開啟新的研究方向。
一○四年辦理台灣「生態農業與里山倡議國際研討會」受各界好評,並與德國亥姆霍茲環境研究中心(UFZ)簽署合作備忘錄,促使台灣與國際接軌,帶動國內農業,朝向生態農產業發展;並積極爭取也成功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成為台灣第一個加入的政府部門會員。
黃鵬任內全力推動原住民農產業研發與輔導。成立「原住民農業」研究室,這是全國各區農業改良場中,唯一成立與原住民相關的研究室,同時更全力輔導與推動原民部落原鄉特色作物,並加強原鄉作物加工及部落休閒旅遊輔導,發展六級產業,也深入原鄉部落開辦客製化行動教室。
花蓮農改場提到,黃場長八年任內,出版專刊約一百本,除針對農民出版農業技術專刊,更持續耕耘有機及健康安全生產技術,並以消費者觀點出版,「東部農業生態小旅行」、「原鄉部落有機誌」、「花蓮原住民特色農產業巡禮」、「花蓮原住民市集發現記」、「宜花產地餐桌新體驗」、「十二節氣 在地食材」等專刊,希望引發消費者,對於本土農業發展的支持與關注。
積極培育人才,黃鵬在擔任場長任內,有三位榮獲農委會優秀農業人員獎,一位榮獲模範公務員獎,四位榮獲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獎;同時也 推動女性參與決策政策,營造性別平等的友善工作環境,並在一○○年獲頒「行政院第九屆促進女性參與決策金馨獎」殊榮;他也積極推動性別平等的友善環境,花蓮農改場連續四年,榮獲花蓮縣政府頒發親善職場組特優第一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