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長照2.0今年上路,去年十二月先行在台灣九個地區進行試辦(花蓮縣為卓溪鄉、玉里鎮),初估有一萬八千名符合資格民眾可接受服務,新政府長照2.0是什麼?試辦過程中,遇到什麼難題?能不能真的達到讓老年人在地安老的理想?
全台有76萬名失能失智者
根據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統計,全台有七十六萬名的失能失智者。其中一半家屬自己照顧,但只有兩成會利用政府的長照服務。問題就出在長照1.0不好用,民間單位很分散,服務涵蓋率僅僅三成五。
因此政府端出了2.0的進階版,號稱長輩只要走到巷口就能夠獲得服務。有些日照中心,也是政府長照2.0試辦計畫中的A級長照旗艦店。提供了床位的日間照顧服務。社區的民眾有需求的時候,可以彈性開放,擴大服務的量。
A級旗艦店 醫院、日照中心為主
官方預計每一個鄉鎮先設立一個A級的長照旗艦店,以醫院、日照中心為主,提供五項以上的服務,並協助媒合老人的需求,讓他們到B級長照專賣店,進行失智症治療等專業的服務。
B級專賣店 提供失智治療等服務
初步規劃每個國中學區設一處,或是到C級的長照柑仔店使用供餐、臨托,預估每三個村里設置一處。走訪B級長照專賣店│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未來五十歲以上的失智症患者能夠依據病況,進行個人化的治療。
C級柑仔店 有食堂及臨托服務
C級長照柑仔店充滿濃濃的人情味,除了有老人食堂,還有臨托服務。輕度失能的長輩送到這邊,可以增加社會參與。這是新版長照,讓每個人在自己的社區,享受生活,減輕家庭的壓力。未來還會安排巡迴車,載著長輩到ABC各站,接受不同模式的照顧。
長照2.0 人力財力都是考驗
長照2.0餅畫很大,但才剛試辦,就面臨人力短缺,無法涵蓋民眾需求。追究原因,還是財源夠不夠。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表示,第一年評估遺贈稅大概六十億,加上菸稅會到兩百八十億元左右,長照上路的前三年,財源足以應付需求量。但長遠來看,足以支撐老年人口急速增加的台灣社會嗎?未來很可能需要有其他的稅源。不管是加稅,或是從全民健保籌措,對政府都是挑戰。
面對長照2.0,服務人數增加、項目變多,新政府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提升長照品質,達到在地安老的理想,才是真正考驗。
長照十年1.0是二○○七年起推動的計畫,以在地老化為原則,長照1.0建構許多居家、社區長照資源,請外籍看護、入住機構。
長照1.0 要打電話才有服務
具體來說,長照1.0運作是撥打長照幫您專線,家人有長照需要時,依您及家人的需要,提供「八大項」長照服務,會有專人到府評估,長照管理中心將派員深入評估家人狀況,交通接送、輔具服務、居家護理照顧服務、喘息服務、營養、餐飲、復健服務 、機構服務,且服務費用政府補助七○%若是中低收入戶、 低收入戶,政府補助九○%、一○○%!開創了聘請外籍看護「以外」的各種長照資源。
長照1.0建構了許多 居家、社區的長照資源!目前僅二五.六%的民眾知道政府有補助長照服務。為什麼? 在預算極為有限下,長照1.0有許多限制, 也導致服務不夠好用、認知度低。預算少、限制多,長照1.0有許多改善空間,才產生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