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宗璋/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美術館新年第一檔展覽「被禁錮的靈魂—中輟生與精障病友心靈畫展」,昨天在第三展覽室亮相。策展人、畫家蘇獻隆昨也現身,為文化局長陳淑美、現場民眾導覽每一幅畫展的感人故事。
四十八幅畫作參展
該展共有四十八幅畫作參展,其中卅件是蘇獻隆二十多年來,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開設藝術課程輔導的病友作品,其餘十八件水墨畫則是個人多年的創作。另外還有數件他輔導的中輟生作品,也將於近期陸續展出。蘇獻隆也以畫作「春江水暖」贈予文化局典藏。
蘇獻隆指導病友繪畫
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的蘇獻隆,從小到大雖沒有美術科班出身的硬底子,但憑著對繪畫的熱愛,自學加苦練。在台北教書期間,就在松德院區教病友繪畫。十三年前退休移居宜蘭,更先後在得安學園、蘭星家園,以繪畫陪伴中輟生、更生人重拾盼望,現為宜蘭縣美術學會理事長。
蘇獻隆感慨,「身體有病有人關心,心理有病則人人唯恐避之不及」是台灣普遍現象,甚至親友也厭惡唾棄,造成病友被歧視孤立,最後爆發家庭悲劇等。
從參展作品可見病友藉繪畫紓解內心的苦悶和衝突,畫風從起初的陰暗哀傷、叛逆荒誕,慢慢敞開心胸、找回自我,蘇獻隆說:「有些人從起初不會畫、抗拒畫,到後來緊握畫筆不放,甚至越畫越好,從他們的畫就可見生命的改變。」
自由發揮 重拾人生色彩
蘇獻隆教畫不談理論技巧、也不設定命題,讓學員自由發揮,惟只要求他們不畫眼前所見,只畫內心所感。此外,他也以滿滿的愛心、耐心陪伴他們作畫。課後也邀請學員踴躍與彼此交流自己的作品,引導他們重建信心。
十餘年前,蘇獻隆在松德院區曾接觸一位年約四十的病友,讓他印象深刻。幼時雖家庭富裕且美滿,但喪父讓這名病友遭受極大打擊。早期都畫反攻大陸,甚至有時會用筆尖不斷點紙或在小區塊畫不同顏色,然而第二年轉變極大,畫風也由灰暗轉向光明正向,也整個人變得活潑開朗、自信有神。
昨天文化局長陳淑美也親自到場,聆聽蘇獻隆的導覽。她表示,這檔展覽像是一趟療癒之旅,讓觀看的民眾可以從這些畫作中,重獲生命的力量。她也說,聽完蘇獻隆為病友們所做深有所感,盼望每人應該相互幫助、效力,我們都可以做得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多。
蘇獻隆將中輟生及病友們的畫作集結成冊,自掏腰包付梓印刷出版四千本,展覽所到之處就免費分享給民眾。他表示,希望能帶著這些畫作走遍全台,特別是能到療養院、監獄等處展出,將這些生命改變的見證,廣傳台灣各角落。
展期直到二月七日為止,期間接受團體導覽,歡迎機關團體預約,聯絡人蘇獻隆0936-113512。